网站首页 XML地图

优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人物赏析【24句】

时间:2023-09-24 14:10:5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人物赏析

1、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反映了儒家“足食足兵”“先富后教”“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表现了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2、子路曾皙冉和公西华的存在,不仅证明了孔子门下有很多优秀的学生,也反映出古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些特点,比如注重师生互动、尊重学生的能力和潜力、尊师重道等等。

3、——理论上讲,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越丰富,越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对文本的理解就越到位,所发现的文意也越丰富。我试图借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的机会,介绍一些孔子的相关知识,以帮助学生激活原有的有关孔子的记忆。

4、子路曾皙冉和公西华都是孔门四科中的学生,他们和孔子一起学习、讨论、思考各种问题,因此都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思考能力。

5、最后孔子说“吾与点也”,意思是赞成点的看法,曾皙名叫点,字皙,孔子认为子路的观点轻率而不谦虚,应该以礼治国,而不单纯靠武力;冉有的观点也是想从政,只不过是在比较小的国家,说法较为谦虚;公西华的能力足以治理大国家,可是说的太委婉;孔子赞同曾皙的志趣高雅,本身有能力,懂礼乐教化,又卓尔不群。

6、公西华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他的学识渊博,思路深刻,与孔子的交流更是几次得到了孔子的称赞。

7、侍坐分层则是指在学习中,孔子会按照学生的能力和潜力,在座位的位置上进行分配,比如孔门四科的学生就是按照能力强弱分层坐的。

8、有2因为子路曾皙冉三个人都是孔子的弟子,在孔子的教导下受到了很好的熏陶与影响,他们的思想更加深刻,见识更加广博,可以为公西华侍坐提供更高层次的思考和参考。

9、企图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促成对孔子思想的发现。孔子了解学生平时有怀才不遇的情绪,这里体现了孔子的平易近人的作风和因材施教的思想。

10、一、第一段交代了谈话的人物和方式。

11、人称代词,自己。例如:亦各言其志也(也只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嘛)3人称代词,他。例如:其言不让(他说的不够谦让)。

12、在《论语》中,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

13、孔子对子路的轻率不太认同,对冉有公西华表达肯定,最欣赏曾点的礼乐治国理想。

14、全文分三层。

1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标题是后人所加。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態度,反映了儒家“足食足兵”“先富后教”“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及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16、师:我读到了一个教育家所具有的一种平等的教学思想,读到了一个教育家对学生的充分理解,读到了他在情景中设计问题进行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我还联想到了孔子所主张的“入仕”的思想,他要求我们读书人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他还主张我们读书人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并说:“学而优则仕”,主张“仁政”主张“以礼治国”。(投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学而优则仕”、“以礼治国”。)

1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其”的用法:1指示代词,那个。例如:如其礼乐(至于那个礼乐)。

18、”三个人的思想碰撞和交流,可以带来更多的启示和灵感,有助于公西华侍坐的智慧和成长。

19、循循善诱的长者形象

20、三、(从三子者出——最后),写了孔子对各个弟子的言志进行了评价。

21、二、(从子路率尔而对曰——吾与点也)描述孔子的四个弟子各言其志。

22、第一部分由求赤答夫子问以及夫子的回应;第二部分点答夫子问及夫子的回应“吾与点也”;第三部分曾点询问夫子对三人的看法。

23、观点就是:要谦虚谨慎,要用礼乐教化人民。

24、孔子的四个弟子和孔子在一起围绕各人志向所做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