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汪国真的诗歌特点-集锦40句

时间:2023-03-16 17:54:45

汪国真的诗歌特点

1、大学生再追问,现代诗人伊沙提出一个观点“诗人应该有一种决绝,不要老想着读者,平庸的诗人才把大众挂在嘴里”,请问汪国真怎么看待这一看法?

2、不料,友人淡淡一笑:“西湖虽秀,见得多了,不足为奇。”友人的话,使我缄默良久。不由想起,前些年在广东上学,暑假回家陪外地的同学游京都,瞧他们到了故宫、长城、颐和园,一个个欣欣然、奋奋然的样子,不由觉得好笑。

3、汪的诗主要流行于90年代初期,讲大道理、说教较多,但我那时候是真喜欢啊,摘抄了好多。基本上是停留在“风雨过后就会有彩虹”“努力就会有回报”之类的东西。有些警句写的真的很棒: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4、应该说,能在一片“景色”中沉湎,在满堂“喝彩”中陶醉,是人生的一种幸福,因为毕竟没有多少人能有“景色”可以回味,能有“喝彩”声可以慰藉;但这更是人生中的一种不幸,因为这无疑是生命和才智的巨大浪费。

5、最后,毕竟按捺不住心头的狂喜,终于撕下“假面具”,吆喝上三五好友,去学校附近的馆子,结结实实撮了一顿。

6、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7、漫漫人生之路,自然的风光没有穷尽,人类的事业没有顶点。我想对自己和友人说的是: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

8、在人生中,长久保持这种感觉并非易事。特别是对于那些走过了许多名山大川和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的人来说,更是这样。对于这样的人,很容易产生的是“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的感慨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踌躇满志。

9、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这是一种青春的活泼,这是一种不满现状的感觉,这是一种向更高远目标跋涉的动力。

10、友人住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

11、汪国真于1956年6月22日生于北京,中学毕业后进入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当工人,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在学校时,喜读写诗歌,1985年起将业余时间集中于诗歌创作,期间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毕业后,分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后任《中国文艺年鉴》编辑部副主任。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1990年开始出版诗集,第一部诗集为《年轻的潮》,曾经在1990年代掀起“汪国真热”。2015年4月26日凌晨2点10分,汪国真去世,享年59岁。

12、汪国真主要作品创作历程:

13、扩展资料:

14、全诗语言真切、明朗亦亮丽,用了四个较为工整的排比诗节来展现其内容,对称性强而富于音律美。

15、汪国真的诗适合学生或涉世不深的人来看。

16、汪国真的诗歌,在主题上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作品的一个特征经常是提出问题,而这问题是每一个人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其着眼点是生活的导向实践,并从中略加深化,拿出一些人所共知的哲理。

17、一天,友人陪我游西湖。那天细雨潇潇,水天一色,风景怡人的西湖尽在蒙蒙细雨之中。放眼望去,烟波浩淼,如诗如画,不由感叹:西湖风光,名不虚传。

18、汪国真的诗有一种哀婉的内核,仿佛一清早起来回味昨夜温婉的梦境,汪国真的谬斯是一个亭亭玉立的东方少女,长着一双温婉的大眼睛,她脚步端庄之极,常常在有明月的花园里回想着刚看完的忧郁的爱情故事,轻灵的雾气不仅略略浸湿了她的裙纱,也在她的眼前晕淡成了一张朦胧的细纱,以至于纯净的百合,也似乎感染到了那种回味中的清凄,在微风中不停的轻轻晃动。

19、及至作品发表多了,那份“漠然”才弄假成真。大概,这也是因为: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20、作者:汪国真

21、年,在湖南杂志《年轻人》第10期上发表第一首比较有影响的诗《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22、年,从来不曾涉足音乐领域的汪国真开始学习作曲。按照他自己的计划,要给人们耳熟能详的古诗词作曲,到2005年,他已经完成300首唐诗宋词的谱曲。而与此同时,汪国真的诗歌创作却在锐减,在他的创作高峰期,每年诗作上百首,多时超过两百首,但现在每年只写诗10首左右,人们不禁纳闷他是否“改行”了。昨晚,有学生直接向汪国真提问:转向作曲而不将主要精力放在诗歌上,是不是因为诗歌的创作环境已经发生变化?

23、汪国真回答说:“我不关心现代诗坛,我和现代诗坛很隔膜。我追求的是与读者贴近,现在的诗人离读者很远,离我也很远。”

24、汪国真的诗歌自1990年至今一直备受青年读者青睐,20年来,汪国真的诗集一直畅销不衰,并形成独特的“汪国真现象”,可谓中国诗歌界乃至中国出版界的一个文化奇迹。

25、---------------------------------------------------

26、汪国真的诗倾向于内心冥想,一种平淡宁静安谧的意境,仿佛一池夏荷中微微皱起波澜的清风;仿佛五月葡萄架下,架起一张靠椅,而远方飘来一声轻悠的洞箫;又恍然栀花上两只懒洋洋的蝴蝶。一种安祥、平和,使人想起奶奶的慈爱、妈妈的吻,及偶尔翻起一张穿着裤衩的小男孩照片时的那种感觉,些许的怅然,些许的惋惜,微微的欣喜,微微的感伤。  诗是一种感觉与体验的升华,生活在这个世界,无数的感触在心头升腾,或昙花一现或在心灵中留下永久的刻痕,诗人的工作,正是把那些模糊不情的感受精微的显现,套上韵律的外衣,以一种美的形式镀将出来,就成为诗歌。读者在一次次的体味里,浮想出自己经历和感受的种种幻境,曾经振动过的心弦重又博动,诗人与读者通过诗歌取得了心灵的共振。

27、是啊,优秀的诗歌,最权威的评价标准,一个是读者,一个是时间。

28、“我觉得优秀的诗歌,最权威的评价标准,一个是读者,一个是时间。经不起读者和时间双重标准检验的诗歌,要么是不好的诗歌,要么是不那么好的诗歌,要么是垃圾。”汪国真始终坚持着自己“为读者而诗”的创作观点。

29、汪国真的诗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

30、年他的第一本诗集《年轻的潮》首印就是15万册,此后数次再版总计超过100万册。要知道当年朦胧派的诗集销量也不过二十万册。随后,汪国真相继出版的诗集都取得十万册以上的销量。

汪国真的诗歌特点

31、记得第一次发表作品的时候,尽管脸上还装模作样一副镇静漠然的样子,心中却早已乐得快不知姓什么了。

32、我很推崇汪国真的作派,真诚、不做任何伪装、即便肤浅,也是明明白白地肤浅!

33、汪国真的诗歌比较适合青年人阅读,尤其是生于八、九十年代的年轻人,汪国真的很多抒情诗、励志诗他们都耳熟能详、琅琅上口、信手拈来。

34、大凡最好的地方,若被自己的步履趟平了,也就会觉得兴味索然,真所谓: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35、去年,我应邀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一次笔会。那是我第一次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

36、年起,将业余时间集中于诗歌创作,期间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毕业后,分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后任《中国文艺年鉴》编辑部副主任,中华书画名家研究院顾问。

37、几天下来,他们游兴不减,我却已感到精神怠倦。每每在他们玩得兴高采烈之际,颇生打道回府之念。只是怕扫了同学兴致,才一忍再忍,舍命陪君子。

38、汪国真的诗就更不用说了,适合范围之广,适应年龄之多,男女老少皆可读之

39、《热爱生命》是现代诗人汪国真创作的诗歌,是一首富含励志色彩的抒情体新诗。此诗以成功、爱情、奋斗和未来四个肯定的回答,阐释为何要热爱生命的哲理。

40、中国人是最注重情感生活的人,情感曾统率一切,中国人缺乏意志的生活,情感,左右着对人对世界的看法,长期生存在依赖自然与氏族的氛围里,人有一种对失去依附的眷恋之情,人,从没有成为宇宙的中心,于是对时间的敏感上中国人强于其它各个民族,对逝去的眷恋,对人对物的一种轻恬的思想在诗人的心中盘根错节,虬枝纵横。以上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