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图片优选汇总36句

时间:2023-02-23 22:47:38

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图片

1、王阳明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明代理学的根本精神在阳明,阳明心学的根本精神在‘良知’。最精髓的十句话是:”

2、人常把“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当成阳明心学的三大纲领。

3、王阳明心学精髓是向内求索: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4、以为“心即理”是本体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是方法论。而“致良知”又是“知行合一”的在晚年更圆融更切实更简易的说法。所以王阳明晚年只说“致良知”三个字就把所有说法都涵盖了。然而“致良知”也需要做“致”的工夫,阳明认为需要静和动两方面兼修。如果只做静的工夫,如静坐,那么就会流于枯槁,一旦遇事就会自乱分寸,所以最主要的是做动的工夫,即事上磨练。

5、关键词义:体:本也;根本、本来。心之体:心的根本,心的本来。

6、王阳明常言“知行合一”是“知行本体”,是“根本头脑”,是“立言宗旨”,这暗示“知行合一”是其处理“知行关系”的根本原则。王阳明又说:“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1这在提示我们,“知行合一”是一种治病的“药”。既然是治病的“药”,这就意味着可由所治之“病”求解“药”之内涵、特性和意蕴,即“知行合一”的内涵、性质与意蕴。

7、关键词义:良知:关于宇宙天地人的正确认识。王阳明指的是一种天赋的分别自己善的和恶的意向的道德意识。

8、为善去恶是格物

9、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10、有善有恶意之动

11、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就是“知行合一”。

12、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开,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也就是“致良知”。

13、心即理,是说,每个人,不论是善人,还是恶人,本性其实是是善良的,内心只有天道至理。

14、句意:有善有恶是你的思想在活动了。

15、句意: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

16、妙在:1、无善无恶心之体

17、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18、句意:知道善知道恶是一种正确的认识。

19、阳明心学的精髓是指致良知,致良知是指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20、只有禁得住做事考验,才能真正做到“动亦定,静亦定”。也就是说要“致良知”需要做“事上磨练”的工夫,才能真正达到最终目的。所以我说阳明心学精髓所在就是“格物致知”四个字。对格物致知四字的不同解释,正是朱子理学和阳明心学的根本区别。

21、“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22、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23、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24、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就是“知行合一”,这个词的意思是:认识事物的道理和实行密不可分,其中知是指对事物的认识,内心的感觉,也就是道德意识和思想观念,行则是指实际行为。古代的一些哲学家认为,人是受内心意识控制的,只有内在的意识向善,才会自发做出善行。

25、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26、致良知,就是讲虽然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符合天道至理,但人受了欲望影响,迷糊了本性,使人的内心偏离了天道,人要记住自己给自己的内心纠偏,给自己的良心洗澡,向内求,问自己良心天性是否还在。

27、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28、知行合一,就如言行一致,言行一致是说要遵守承诺,不得说一套做一套,搞阳奉阴违。知行合一是说人的行为要符合天道至理,不得违背天意,个人利益必须自觉让位于国家、集体的整体利益。

29、关键词义: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

30、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图片

31、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32、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33、关键词义:意:内心的思想、内心的想法。意之动:思想在活动,想法在活动。

34、知善知恶是良知

35、句意:多做善行并去掉恶行是按照对真理理解的行动。

36、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