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对孟浩然的评价-推荐22句

时间:2023-03-06 19:08:06

对孟浩然的评价

1、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王维曾画他的像于郢州亭子里,题曰:”浩然亭“后人因尊崇他,不愿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为当地的名胜古迹。可见他在古代诗人中的盛名。王维、李白、王昌龄都是他的好友,杜甫等人也与他关系甚好。隐居本是那时代普遍的倾向,但在旁人仅仅是一个期望,至多也只是点暂时的调剂,或过期的赔偿,在孟浩然却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事实。在构成这事实的复杂因素中家乡的历史地理背景,或许是很重要的一点。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直到碰了钉子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他虽然隐居林下,但仍与当时达官显官如张九龄等有往来,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

2、品德高尚,做人善良正直,不畏强权。

3、清代诗人沈德潜对唐诗人孟浩然诗歌评价。孟浩然诗作比较贴近生活,风格偏向于田园风,诗中淡泊宁静之境,易于读者接近。如《过故人庄》。

4、清代潘德舆《养一斋诗话》:东旭早光芒,浦禽已惊聒。卧闻鱼浦口,桡声暗相拨,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精力浑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

5、皮日休: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北齐萧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先生则有'微云澹河汉,疏雨滴梧桐'。王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何逊之诗句精者有'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则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此与古人争胜于毫厘也。

6、王士源《孟浩然集序》: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7、苏轼:子瞻谓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尔。

8、蔡传:孟浩然诗组建安,宗渊明,冲淡中有壮逸之气。

9、四十岁之前的孟浩然一直是生活在故乡,平日里无非就是做学问,空闲是写诗怡情,正是这种平淡的心境,也让他的作品有着一种意境高远。

10、闻一多:正如当时许多有隐士倾向的读书人,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

11、“静”的风格由来:

12、殷璠《河岳英灵集》:浩然诗,文采丰萁,经纬绵密,半遵雅调,全削凡体。

13、才华横溢书画笔法细腻颇具禅韵。

14、皮日休:《郢州孟亭记》)其抒情之作,如《岁暮归南山》、《早寒江上有怀》、《与诸子登岘山》、《晚泊浔阳望庐山》、《万山潭作》等篇,往往点染空灵,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蕴藉深微,挹之不尽。严羽以禅喻诗,谓浩然之诗一味妙悟而已(《沧浪诗话·诗辨》。

15、杜甫:清诗句句尽堪传。

16、沈德潜从此写作原则,沈氏对唐诗托意比兴、婉而多讽、优柔善入者,都予以肯定:评李白七绝“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主。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评王昌龄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

17、“语淡而味终不薄”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诗中“静”的风格特点。清初诗人沈德潜也曾经评价孟浩然的诗“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应当说这样的评价还是比较精准,尤其是一个“静”字,最能够体现出孟浩然诗歌的特点。

18、李白《赠孟浩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19、樊泽:故处士孟浩然,文质杰美,殒落岁久,门裔陵迟,丘陇颓没,永怀若人,行路慨然。前公欲更筑大墓,阖州搢绅,闻风竦动。而今外迫军旅,内劳宾客,牵耗岁时,或有未遑。诚令好事者乘而有之,负公夙志矣。

20、清代王士碌曾举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一诗作为范本:诗至此,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

21、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22、古代的读书人,做学问自然是希望有人可以欣赏,尽管孟浩然早期并没有表现得很急迫,可能正是由于其有学问,认为只要出山的话一定能够实现人生理想。但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当孟浩然离开故乡,前往长安寻找机会时,却是处处碰壁,这件事情对他打击也是很大,以至于他后期的作品,更多的还是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