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匹夫之贱-摘抄49句

时间:2023-03-03 18:23:04

匹夫之贱

1、出自《日知录·卷十九》。【译文】文章因为少而繁荣,因为多而衰落。

2、水为地险,酒为人险。

3、出自《日知录·卷二十八》。【译文】水可以导致地势险要,酒可以使人陷于危险。

4、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5、顾炎武简介

6、出自《日知录·卷九》。【译文】英明的君主求贤才时很辛苦,但用人时就很轻松了。

7、古人求没世之名,乡人求当世之名。

8、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9、意思就是:保国这类事只需由王帝及大臣和掌握权力的人去谋划,但是天下的兴亡,则是低微的百姓也有责任。

10、出自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11、译文:“亡国”与“亡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亡国”是指改朝换代,换个王帝,国号。而仁义道德得不到发扬光大,统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间也纷争不断,是天下将灭亡。保国这类事只需由王帝及大臣和掌握权力的人去谋划,但是天下的兴亡,则是低微的百姓也有责任。

12、出自《顾亭林诗文集·与人书六》。【译文】君子的学问,需要终身追求。

13、出自《精卫》。【译文】我(精卫)宁愿填平东海,即使身体沉人海底,此心也不更改,只要大海没有填平的日子,我的填海之心就不会断绝。

14、原始出处,出自《左传》和《列女传》。

15、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而矣。这话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说的。现代汉语的意思是:保卫国家是那些做君做臣吃俸禄的人的事情,老百姓不用去管;保住天下,才是每一个老百姓要努力的。

1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7、“率兽食人”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率:带领。带着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虐害人民;“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

18、顾炎武(1613-1682年),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号亭林,后人尊称其为亭林先生。昆山人(今属江苏省)。他出身名门,少年勤奋读书,14岁中秀才。青年时常议论朝纲,反清复明,失败后遍访名山大川,潜心治学。

19、士大夫之无耻,谓之国耻。

20、一国皆狂,反以不狂者为狂也。

21、“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出自清代顾炎武《日知录》。这句话的意思是:保卫天下,就算是没有任何地位的平民百姓,也有参与的责任。

22、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23、译文:保护朝庭,是那些做君做臣吃俸禄的人的事情;保护天下(国家),即使是地位低贱的普通百姓也都是有责任的。

24、意思是:保护天下(国家),即使是地位低贱的普通百姓也都是有责任的。

25、“亡国”与“亡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亡国”是指改朝换代,换个王帝,国号。而仁义道德得不到发扬广大,统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间也纷争不断,是天下将灭亡。保国这类事只需由王帝及大臣和掌握权力的人去谋划。但是“天下”的兴亡,则是低微的百姓也有责任。

26、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27、字面的意思就是龙到晚上还行雨,树到暮春还开花。寓意就是上面的,垂暮之年,疾病卧床,犹克服各种无法想象的困难,勤奋著书。

28、出自《京口即事》。【译文】祖遨意气风发,誓复中原,渡江北伐,一举成功。

29、出自《日知录·卷七》。【译文】古人追求永久的名声,现在的人追求当代的名声。

30、出自《秋风行》。【译文】人生富贵就像白驹过隙,转眼就会逝去,只有人的荣辱之名像金石一样永存。

匹夫之贱

31、“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意思是:指任何普通老百姓都有责任关心它、救助它。原文:保国者,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出处:顾炎武《日知录》释义:保护诸侯国的安危,执掌国政的人来出谋划策;国家的兴亡,任何普通老百姓都有责任关心它、救助它。

32、出自《日知录·卷三》。【译文】全国都在发狂,反而把那些不狂的人当作狂人。

33、文章无定格,立一格而后为文,其文不足言矣。

34、以八字成文的语型,出自梁启超。

35、出自明代顾炎武的《日知录》: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而矣。

36、“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被梁启超改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7、祖生多意气,击揖正中流。

38、出自《亭林文集·卷三·病起与蓟门当事书》。【译文】把苦难的老百姓拯救出来,为子孙后代开创太平盛世,这是我们的责任。志士仁人以国家太平为己任,直到死为止。

39、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意思是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40、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41、文以少而盛,以多而衰。

42、出自《日知录·卷十三》。【译文】保卫国家,即使是地位低贱的普通百姓都有责任。

4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44、意为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45、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平生不做无益之文,主张“文不苟作”,“须有益於天下”;治学强调“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重实地考察。他一生著述宏富,在地理、金石、音律上都有建树,所著《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图》、《金石文字记》、《音学五书》等书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代表作《日知录》较为系统阐述了他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观点。

46、明主劳于求贤,而逸于任人。

47、出自《日知录·卷十三》。【译文】士大夫们的无耻,其实就等于国家的耻辱。

48、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49、出自《日知录·卷十六》。【译文】写文章没有固定的格式,设定一个格式然后按照格式写文章,这样的文章已经不足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