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鞭辟入里的意思【35句精选】

时间:2023-02-23 22:53:15

鞭辟入里的意思

1、【出处】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2、醍醐灌顶,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3、【例子】先生这番话,的确鞭辟入里,感人肺腑,使我终生难忘。

4、【近义词】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鞭辟向里、一语道破、一语破的、切中要害、鞭辟近里、一针见血、鞭辟着里

5、鞭辟入里:鞭:鞭打。辟:通透,触及。鞭辟:鞭策,激励。里:衣服的内层。鞭打触及到了衣服的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也说鞭辟近里。

6、【反义词】走马观花、略见一斑、隔靴搔痒、一知半解、不着边际、不求甚解、莫衷一是

7、意思是形容做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也说鞭辟近里。盛宣怀《上张香帅书》:“侄忝承付托,责无旁贷,必当鞭辟入里,成一完全商办大厂,为天下创。”成语出处,盛宣怀《上张香帅书》:“侄忝承付托,责无旁贷,必当鞭辟入里,成一完全商办大厂,为天下创。”鞭:鞭打。辟:通透,触及。鞭辟:鞭策,激励。里:衣服的内层。鞭打触及到了衣服的最里层。所以说他的曲故就是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8、【出处】朱自清《山野掇拾》:他们的思力不足,不足剖析入微,鞭辟入里。

9、【例子】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10、鞭辟入里——鞭:鞭打。辟:通透,触及。鞭辟:鞭策,激励。里:衣服的内层。鞭打触及到了衣服的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也说鞭辟近里。

11、有透彻的理解,有只得到一知半解的理解。

12、鞭辟入里,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13、鞭辟入里的近义词

14、鞭辟入里:意思是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出自:盛宣怀《上张香帅书》。

15、深入腹地是成语,比喻走到了要去的地方,走了很远很久。

16、首先,两者的本质意思是有区别的。

17、一知半解

18、王羲之的书法,工人制作模板,笔透入木板三分深

19、鞭辟入里直接表意强调剖析深而透;入木三分是比喻表义强调见解深刻。在使用范围上入木三分更加广泛适用于书面和口语;鞭辟入里带文言色彩一般不用于口语;深入浅出适用于形容讲话或者文章的文字表达上。

20、深入辟里应该是:鞭辟入里。

21、鞭辟入里的意思是: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出处】朱自清《山野掇拾》:他们的思力不足,不足剖析入微,鞭辟入里。【例子】先生这番话,的确鞭辟入里,感人肺腑,使我终生难忘。【语法】连动式;作谓语、补语、状语;形容分析透彻【近义词】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鞭辟向里、一语道破、一语破的、切中要害、鞭辟近里、一针见血、鞭辟着里【反义词】走马观花、略见一斑、隔靴搔痒、一知半解、不着边际、不求甚解、莫衷一是入木三分【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出处】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王羲之的书法,工人制作模板,笔透入木板三分深【例子】我们读这首诗,尤其有一种入木三分、痛快淋漓的感受。【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2、鞭辟入里的反义词一知半解【解释】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有透彻的理解,有只得到一知半解的理解。【例子】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否定句

22、鞭辟入里的反义词

23、【语法】连动式;作谓语、补语、状语;形容分析透彻

24、扩展资料

25、形容做学问切实。今多形容说明问题透彻,切中要害

26、鞭辟入里的意思是: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27、【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28、鞭辟入里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iānpìrùlǐ,形容做学问切实。今多形容说明问题透彻,切中要害。出自盛宣怀《上张香帅书》。

29、【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30、【例子】我们读这首诗,尤其有一种入木三分、痛快淋漓的感受。

鞭辟入里的意思

31、【解释】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32、【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33、其次,从解释的意思来看,两者所表示形容的对象也不同。醍醐灌顶更多的是指对“人”的影响,而鞭辟入里主要是用来形容文章、学问、分析研究等的。

34、入木三分

35、【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否定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