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描写勤俭节约的古诗优选汇总96句

时间:2023-02-18 20:39:50

描写勤俭节约的古诗

1、稻云不雨不多黄,

2、君子以俭德辟难。【出处】《周易·否》。【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提示】《周易》含有朴素的辩证思想,有许多地方阐述事物变化的道理。这句话就有辩证的思想。一方面,阐明俭朴的德行有助于防患于未然,防止奢靡腐化等行为;另一方面,在面临危难的时候,特别是在面临物质匮乏的困难时,具备俭朴的德行有助于克服危难。《周易》的作者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顺与不顺、通与不通之时,不顺不通,就要修身养德,不能过分彰显自己,以渡过难关。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出处】《尚书·大禹谟》。【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提示】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传说中的古代圣贤都是这样做的,他们对于国家大事尽心尽力。大禹勤劳于治水大业,数过家门而不入。尧特别关心群众,认为别人挨饿受冻,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家,是自己的过错。古代圣贤的生活却十分节俭,经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饭,喝野菜汤。由于尧、舜、禹在事业和生活上克勤克俭,所以赢得了百姓的拥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出处】《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提示】鲁庄公命人在庙堂的柱子上涂红漆,在椽子上雕花纹,这都是奢侈而不合礼法的事情。大夫御孙劝谏他时,说了这句话,并指出这样做实际上是在先人的“大德”中注入了“大恶”,不但不能取悦先人,反而是辱没了他们。可见,古人是从礼的规范和德的大小的高度来看待节俭,而把奢侈浪费看做一种恶行。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戒奢以俭,不靡费财物,仍是值得我们崇尚的美德。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提示】这是一句古老的格言。古人明白,只要老百姓辛勤劳动,社会安定,百姓和国家都会随之富足起来。我们现在仍应保持以勤为本的美德,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劳动,这样,国家才会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富裕。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出处】《墨子·辞过》。【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提示】在先秦诸子之中,墨子以乐于过类似苦行僧的生活而闻名。他痛恨统治者的骄奢淫逸、靡费财物,提倡节俭。他到处宣扬自己的观点,吸引了大批人做他的弟子,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出处】李绅《悯农》。【大意】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提示】这首诗语言浅显而内涵深邃。有一个故事说,一个财主的儿子不知道稼穑之艰难,常到一个饭馆里吃饺子,但把饺子皮全吐掉,只吃肉馅。后来家里遭遇火灾,丽楼美阁一夕之间夷为平地,他成了乞丐,要饭要到这个饭馆,老板以饺子皮招待他,他深为感动。老板说,不用谢,这都是你当初扔掉的皮,我拣起晒干了而已。财主的儿子很惭愧,后来勤奋劳动,生活节俭,家道重又殷富起来。这个故事,也印证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出处】李商隐《咏史》。【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提示】古往今来,成功的创业者大都经过艰苦奋斗的阶段,所以比较注意勤俭节约。但是对守业者来说则正好相反,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容易贪图奢侈享乐,最终的命运必然是事业的衰败,国家的灭亡。这是几千年的历史所昭示的真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处】《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提示】五代时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一开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击败各个敌手称帝。但他后来沉湎于音乐戏曲,宠爱伶人,不思进取,部下作乱,伶人发难,在位三年就死于兵乱之中。欧阳修在撰写《伶官传》时,有感于这段历史,阐发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中国文化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国家动荡、民不聊生时更是如此。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讲“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就是分别从个人与国家的角度强调了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魏征即使在大唐盛世,也规劝皇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实现长治久安。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出处】司马光《训俭示康》。【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提示】这是司马光引述他人的话,用来训诫子孙。它强调要自觉保持俭朴,防止奢侈,含有自勉、警世之意。人都想过好日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过于奢华是不可取的,而且这种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商纣王用了双象牙筷子,他的臣子就要逃走,原因是看到了纣王的贪欲一发,将不可遏止。所以,坚持节俭要有自律的能力。

3、不识天地心,徒然怨风雨。

4、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7、咏史李商隐

8、曹操《度关山》:世叹伯夷,欲以厉俗,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9、一展虎噬熊欢,两颊米饭频粘。

10、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11、《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12、唐代:李白

13、翁媪诲谆节俭,粒粒抓进腮间。

14、八亩薄田如至宝,精耕细作年年。

15、悯农二首其一》唐代:李绅

1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7、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18、《咏史二首·其二》

19、初识五谷拜神农,万载千秋育众生。

20、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21、垂髫儿小,蹦跳如飞鸟。

22、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2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4、莫言粳米小,粒粒似珍丸。

25、远思高悟进三餐。

26、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27、太平乐词二首 白居易

28、饱里且知来不易,福中仍是懂辛艰。

29、湛露浮尧酒,薰风起舜舞。

30、唐·王维

描写勤俭节约的古诗

31、人上九天寻宇宙,摇篮不可忘躬耕。

32、已分忍饥度残岁,

33、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34、、《诫子书》

35、浣溪沙·节俭生活

36、《咏史》李商隐唐代

37、将论草木患,欲说昆虫苦。

38、两汉:诸葛亮

39、艰辛惜饱暖,忧乐总增删。

40、圣念长如此,何忧不太平?

41、临江仙•惜粮

42、《悯农》李绅(唐代)

43、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44、谣颂若采之,此言当可取。

45、《悯农其一》

46、清香一碗解饥寒。

47、朱熹: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

48、忙中成长苦中甜。

49、唐代:李绅

50、唐代:李绅

51、春种夏耘秋入廪,方得老少心安。

52、《咏史二首·其二》唐代:李商隐

53、竹筷对齐双握好,桌上碗碟乱挑。

54、巡回宫阙傍,其意无由吐。

55、人生未必总相安。

56、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57、《悯农二首其一》唐代:李绅

58、荞麦空花早著霜。

59、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60、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描写勤俭节约的古诗

6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62、农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

6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4、《农臣怨》

65、愿同尧舜意,所乐在人和

66、《悯农二首其二》唐代:李绅

6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69、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70、李绅,字公垂,,生于乌程县,亳州谯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代表作有《悯农》、《乐府新题》20首。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惠山寺读书。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

71、唐代:李商隐

72、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73、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

74、清平乐·稚童学吃

75、翻译: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的猛蛇。有几人曾经亲耳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天长地久,只有在苍梧对着翠绿的华盖哭泣份儿。

7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78、翻译: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天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79、《悯农其二》

80、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81、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82、不堪岁里闰添长。

83、积雨辋川庄作/秋归辋川庄作

84、《太平乐词二首 已下七首,在翰林院时奉敕撰》年代:唐作者:白居易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

85、曹广君(秋石)

86、赵朴初《宽心谣》: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新旧衣服不挑选,好敢御寒,坏也御寒。

87、冷暖浮尘食为天,苦甜于世善当先。

88、唐代:元结

89、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90、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

描写勤俭节约的古诗

91、(唐)杨万里

92、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9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94、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