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守株待兔的理解-推荐63句

时间:2023-02-08 18:52:57

1、(2)过程与方法:

2、开心,心理面高兴,心情愉快

3、故答案是:随机.

4、原文: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5、范氏逃亡的时候,有老百姓得到一口钟,想把它背走。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响声,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6、守株待兔的故事说的是宋国一个农民

7、(一)说教法

8、有一天,那个农夫又像往常一样到田里工作的时候,看到一只跑得非常急的兔子,从草丛中窜出来时,竟然不小心一头撞死在田边的大树旁。“哇!怎么有这种事?我真是幸运。要是天天有这么样的大兔子送上门来的话,不是比耕田的收获更多吗?而且田里的工作忙也忙不完,那有在树下捡兔子来得轻松啊?”农夫心中想着,就捡起兔子回家去了。

9、南辕北辙则是没有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所作所为与事物本身的发展存在方向上的错误,是与愿望被道而驰的。

10、(3)情感态度价值观:?

11、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典出自《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结果自然再无所获!

12、一件事儿,要想做成功不能坐以待毙,一定要经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

13、感悟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带来的后果,找到“守株待兔”的生活立足点

14、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15、从此以后,那个农夫不再耕田了,每天就坐在田边的大树下,等候兔子来撞树自杀。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都没有等到一只兔子,可是那个农夫仍然不死心,还是每天坐在树下。“哼!我就不相信!今天等不到,明天总会等到吧!”

16、三、说教学重、难点:

17、点评:考查了随机事件.解决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18、守株待兔那个人幻想不劳而获,南辕北撤只是选错了方向

19、让他知道认识需要努力才可以有成果的,并不能不劳而获

20、守株人:战国时期的宋国人!

21、结合注释、插图和想象理解寓言内容。

22、笑的意思是笑话,讽刺他,宋国人都笑话他

23、守株待兔:

24、而为宋国笑中的笑理解为嘲笑,讥笑

25、《守株待兔》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的一篇寓言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农夫一次偶尔得到兔子,就想每天都得到兔子,放下农具不再干活,结果在没有再得到兔子,自己却被送过人耻笑的故事。1.会认本课“宋、耕”等4个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6、属于随机事件。在随机试验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而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具有某种规律性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简称事件)。

27、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根本不用老师去讲解分析,因此这节课,我基本选用“自主读书、合作学习、自己感悟”的教学方法。

28、该成语一般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亦用以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在句子中一般用作宾语、定语,多含贬义。也作“守株伺兔”。

29、翻译:于是农夫放下锄头,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30、掩耳盗铃是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31、过了好几个月,不仅没捡到兔子,连兔子的影子都没见着呢!农夫的那几块地,也因为太久没有耕种,都荒芜了。

32、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33、守株待兔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五蠹》。

34、解答:解:成语“守株待兔”反映的事件是随机事件.

35、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36、守株待兔说的是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突然一只受到惊吓的兔子撞死在地头的树根上,农夫也以天天都会有这样子的事。就开始想不劳而获。

37、守株待兔是发生在宋国,是宋国人

38、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寓意进行体验,交流。

39、掩耳盗铃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

40、守株待兔是说,人做事把偶然遇到的事,错误的认为是,必然还会出现或发生的事,甚至看成是一种规律,认为还会机械的重复出现,思维僵化,不懂得以事论事,灵活处置。

41、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从字面上理解一下。守就是守候的意思,株就是树桩的意思,待是等待的意思,兔就是兔子。那么守株待兔就是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的到来。通过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我们知道守株待兔就是那个农人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又一次撞死在树桩上,它教育我们不能把偶然事件当必然事件。

42、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古文,尝试背诵。

43、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都是一个成语故事,它们分别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都讲的是古时候的人。

44、(2)难点:

45、(1)重点:

46、我觉得可以启发孩子开发自主能力性,善于思考

47、掩耳盗铃,讲的是一个晋国人的事。

48、原文: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49、掩耳盗铃是发生在春秋时期,是晋国人

50、不能安于现状,一定要观察

51、译文:兔子(当然)不可能再得到,他自己反倒成了宋国的一个笑话。

52、掩耳盗铃:

53、结合注释、插图、想象理解寓言内容。

54、我以一个伙伴的身份给学生加油,并作适当的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中训练语言,创造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55、四、说教法、学法

56、嘲笑,讥笑。

57、守株待兔:战国时,有一个宋国的农夫,他每天都到田里辛苦地工作,来维持全家的生活。

58、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并尝试运用。

59、《守株待兔》写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等,结果再也没有捡到野兔,地也荒了,庄稼全完了。

60、不可以不劳而获,等待着猎物到到自己的兜里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才有意义

61、成语“守株待兔”反映的事件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根据随机事件的定义即可作出判断.

62、守株待兔,讲的是一个宋国农民的事。

63、前者只想不劳而获,后者则是十足的行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