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举例【67句精选】

时间:2023-02-05 13:51:57

1、①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2、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3、(1)明喻。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且比喻词——般是“像”、“好像”、“好似”、“仿佛”等。

4、第一种是本体和喻体是并列关系。

5、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

6、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这是区别借喻和借代的关键。

7、拟人就包括在比拟之中.

8、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9、(二)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例如“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诲”(袁鹰《十月长安街》).这是暗喻、由本体(长安街)、喻体(大海)、喻词(成)构成,又如“我们之闻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这是借蝓,借“厚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它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代替本体.另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这却是拟人句,将“波浪”当作人描写,赋予它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10、上面的例子本体只有一个“不可捉摸的声响”,喻体分别是“春蚕在咀嚼桑叶”、“野马在乎原上奔驰”、“山泉在呜咽”、“波涛在澎湃”。

11、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就像、好像、好比、好似、恰似、如、有如、犹如、仿佛.....

12、②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高尔基《海燕》)上面这些例子中,本体分别是“星星”、“海燕”,喻体分别是“宝石”、“闪电”。比喻词分别是“好像”、“像”。

13、二、作用不同

14、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15、借代即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16、一、性质不同

17、比拟句:就是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18、所谓粘连,是指由于周围环境的熏陶,使得原本不具有此特性的事物也具有了那种特性。 例: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此例中就将原本无形的香气也赋予了紫色,并将其比喻为梦幻这一美丽奇妙的东西。比拟的定义比拟是借助想像力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可以把物当作人,也可以把人当作物来写。前者称为拟人,后者称为拟物。拟人: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花儿含羞答答的垂下头来。(把花当作人会害羞,又有人垂头的动作,所以是比拟。)

19、①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亡.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高尔基《海燕》)

20、①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毛泽东《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1、拟人是将一物比作人,是把一个事物赋予了人的属性,让事物更加的形象生动

22、比拟: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

23、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24、①离开这个阎王殿!就是饿死也比在这里强。

25、(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26、③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27、例1小鸟为我唱歌,小树向我点头.-------拟人

28、暗喻还有以下几种变体:

29、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本体和喻体属于不同类事物,但有相似之处。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本体(猴子)、喻词(像)和喻体(小男孩)。相似点:顽皮。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

30、(2)暗喻。暗喻是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两者之间用“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比喻词连接的一种比喻。

31、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

32、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思想和感情(心理活动)。

33、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

34、第三种是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

35、(3)借喻。借喻是本体、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喻体”来代替“本体”的一种比喻。

36、目的不同:

37、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

38、上面这些例子中,本体分别是“夺取全国胜利”、“高原”,比喻词分别是“是”、“是”,喻体分别是“第一步”、“大毡子”。

39、喻体的隐、现是区别比喻和比拟的根本标志。

40、太阳像个大火球,烤的人喘不过气来.

41、由于本体、喻体、比喻词的情况不同,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

42、(一)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

43、①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陆定一《老山界》)

44、②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

45、比拟修辞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46、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47、第二种是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

48、比拟: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49、借喻:应当注意不要与现在所说的隐喻(即暗喻)相混淆。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喻体就可以直接领会到本体。

50、例如: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飘浮在空中。

51、例①的“翡翠”是一种名贵的半透明的翠绿色硬玉,这里用来比喻海浪。例②的“厚障壁”借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已形成的隔阂。

52、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53、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54、隐喻(又称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55、②远处来了两个红领巾。

56、②汽车在望不到边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一条黄绿错综的大毡子。(茅盾《白杨礼赞》)

57、拟人: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

58、①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水流动在原野的尽头。②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59、比喻句是用简单、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懂的隐喻,使要描述的事物更加生动、具体。

60、④我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61、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是指将一物比作另一物。

62、比拟意思是比较。修辞方式,把物拟作人或把人拟作物。把所要说的人或物比作另外的人或物。出处《礼记乐记》:比类以成其行,唐孔颖达疏:比谓比拟善类。比喻意思是打比方,用某些相似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出处《汉书师丹传》:天下一统,而称引亡秦以为比喻,詿误圣朝,非所宜言,大不道。拟人意思是修辞手法与他人相似。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指瑕》:君子拟人必於其伦。

63、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与人相同,不可和童话弄混,童话是想象(例:叶子妹妹说:“太阳公公……”这就不是一个拟人句)。根据想象将物当作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需要注意的是,当一句话出现比喻词的时候,这句话就成了比喻句,不是拟人句了。总之,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它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64、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拟物

65、比喻句就是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66、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

67、拟物: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