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客家话日常用语200句精选90句

时间:2022-12-30 12:30:44

1、风格特点。所有的闽南方言,源头都是漳州话和泉州话。漳、泉方言内部有些许差异,主要是音韵系统微有区别,虽相互之间有严格的对应关系,语法及用词基本一致。闽台片的的闽南话内部较为统一。

2、在词汇上,保留了一些古词或古义,在北方方言中已被废弃不用或很少用。如粤语中“粘”说“黐”,北方方言不用。

3、风格特点。总体来说,最大的特点,是说话语气给人的感觉较重、较直、较硬。

4、风格特点。湖南方言,在语言表达上感情丰富,在副词和形容词的运用上比较夸张,说话喜欢带“啵”、“撒”等后缀音。老湘语,保留了较完整的浊音系统。

5、客家话又称客家方言,全国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在南方,像广东的梅州,河源,惠州,韶关,清远都有大量客家人,广西也也有部分客家人。根据地区人口分布情况等估算,说客家话的人应该有5000万左右。对于一个地方方言来说非常庞大的数字了。毕竟我国是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

6、客家话和普通话不相近了。据说很难懂的。客家话有些像普通话,也有些像粤语(即香港话)。有些还融入当地的一些语言了。

7、客家语,简称客语,范围主要包括粤东、粤北、赣南、闽西和珠江口东岸等地区。所以,客家话属于汉藏语系下,汉语族内一种声调语言。

8、客家话当然是客家的,不过客家不是少数民族。它仍然是汉族。

9、二、吴方言

10、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包括长江以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四川、云南、贵州和湖北、湖南两省的西北部,广西西部、北部一带。

11、风格特点。有吴侬软语之称,有数万个特有词汇和诸多特征本字,是江南人思维方式、生活情调、文化涵养、社会生产、风俗民情和语言习惯的生动体现。

12、地域人群。赣江方言,也称江西话、赣语,以南昌话为代表,分布于江西中部、北部、西部,湖南东部、湖北东南部和安徽南部部分地区和福建西北邵武一带。

13、五、客家方言。

14、在地方方言上,分别有北方方言、吴地方言、湘江方言、赣江方言、客家方言、闽东方言、闽南方言和粤地方言等八大种类。

15、客语被称为“唐宋中原古汉语的活化石”,也是客家文化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客家话中有不少唐宋时期的书面用语,并保留了大量唐宋时期的古汉语音韵,也保留了中原地区的许多古汉语词语与常用词一些词语的发音特征。

16、二是古非母字(轻唇音),在今闽南方言口语中,不少仍读为双唇音(重唇音)。

17、四、赣江方言。

18、风格特点。古代的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为送气的清音,无论平仄,如“陪伴、停电、存在、沉重、强健”这几个词,赣语统统都是送气的清声母。而普通话却是前一字送气,后一字不送气,吴语则都是浊声母。

19、地域人群。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北部和台湾省一部分,通行于福建东部的福州十邑,宁德市和南平市部分地区,三明尤溪县,台湾地区的马祖列岛等地。使用人口,约1000万人。

20、地域人群。粤地方言,也叫粤语,以广州话为代表,分布广东大部分和广西东南部。南洋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华侨,有部分人说粤语。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

21、客家人的先民是从中原地区来的,一代代“客居他乡”,所以就叫客家了。

22、三是吸收了较多的外来词。在鸦片战争后,香港割让给英国,广东被迫设立通商口岸,在与外国长期接触中,也就吸收了不少的外来词。如“巴士”表示“公共汽车”。

23、全国说客家话的人是非常多的,大概估计在4000万左右,而且客家话的种类也非常多,广东就有很多,梅州市,河源市,惠州市,海陆丰揭西县都有部分是客家话,韶关市也有部分客家话,深圳市东莞市,广州,茂名啊。以前的老居民都讲客家话的,还有福建省啊,江西省,台湾省啊,广西省,海南,四川,湖南,也有部分客家话,太多太多了,大家可以一起补充~~

24、有人认为,客家人最早是随着古代几次战争和时局动荡时期的移民潮,从北方迁移到华南的。他们的祖先是从今河南省、山西省迁移过来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当时所在地语言的特色。客家人祖辈原是中原汉族。而现代客家语中仍在使用的许多古汉语语音特点,包括同样也能在其他南方方言(语言)中找到的字尾辅音[-p][-t][-k],却在一些北方话中消失了。

25、一是保留了全部浊音,保留平上去入的平仄音韵,部分地区保留尖团音,保留较多古汉语用字用语,文化价值高,语音与唐宋诸韵书高度匹配。

26、地域人群。湘江方言,也指湖南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在内部语音差异上,又有“新、老”湘语的分别。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

27、一是华北方言,俗称华北官话,通行于京津两市及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山东及河南六省。其中,东北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

28、风格特点。保存许多古汉语特色,也有不少古齐语的遗留,与其他闽语不能互通,但和其他闽语组成齐语支。

29、汉语方言通常分为十大方言:官话方言、晋方言、吴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徽方言、平话土话。各方言区内又分布着若干次方言和许多种“土语”。其中使用人数最多的官话方言可分为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八种次方言。

30、三是在语法方面,运用语音内部曲折变化表现语法意义的现象比较少,量词的使用比较概括,重叠式内容丰富和使用范围相当广泛。

31、从分布上看,主要在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台湾,四川等7个省,海外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具体说,国内主要分布:福建——闽西地区的长汀县,宁化,连城,上杭等8个县;广东梅州,惠州,蕉岭等16县市;江西南部宁都,瑞金,兴国等14县市。客家话的活化石是江西抚州话.

32、二、吴地方言。

33、客家话为我国南方一种独特的方言,主要在福建和广东流行。客家人出自福建福田,因经商作工很多客家人迁居到潮汕地区。

34、一是在语音方面,塞音和塞擦音声母,大都有清声送气与清声不送气之分,而没有清声与浊声的对立,具有清声母多而浊声母少的特点;韵母最突出的特点,是辅音韵尾比较少;声调最突出的特点,是调类的数目比较少。

35、地域人群。客家方言,是以梅州市区梅城口音的梅州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东部、南部和北部,广西东南部、福建省西部、江西省南部,湖南、四川的少数地区,及台湾、港澳和海外华人社区。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数的4%左右。

36、三是古知组字(舌上音),今闽南方言口语中不少仍读为“舌尖音”。

37、新湘语,为方言舌音,后鼻音丢失,不分ch/q、h/f、sh/x、ong/eng。同时,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无论平仄,一般读成不送气清音。

38、客家语集中分布在粤东、闽西、赣南,并被广泛使用于中国南方(含台湾),以及马来西亚等国一些华人社区。

39、陆川方言是客家话啊,就是俗称的“捱话”

40、两广白话(中国周至晋官话,九声调)、客家话(北魏至明南京官话,五声调)、普通话(明北京官话至今,四声调),一脉相承,同属夏一周一汉语系。

41、老湘语,老湘语和吴语是同源的,流行于湖南中部宁乡、衡阳等地,包括衡阳话,湘乡话、邵阳话等。如湘乡话分布在湘乡、双峰、娄底和涟源等四县市,整体发音基本一致。

42、汉语,客家话是汉语语言一支。

43、客家话属于本土语系,也就是客家人说的自己家乡话。

44、江西省内的赣语人群,可分为昌靖片、宜浏片、吉茶片、抚广片和鹰弋片。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数的2.4%左右。

45、客家话就是客家方言,客家话分布广泛,以广东岭南地区居多,主要分布其他地区有江西、福建、广西、湖南等省,中国台湾地区也有。

46、风格特点。粤语和其他方言一样,直接来源于古代汉语。它没有北方方言所具有的卷舌音、儿化、轻声等,这些都是在中古以后发展形成,是没有跟上北方方言变化导致。

47、二是在词汇方面,双音节词特别占优势,古代语词保留比较少,语气词较少。

48、二是中古全浊声母至今保留浊音音位,中古汉语字,分全清不送气清音、次清送气清音、全浊和次浊四类。除吴语、老湘语等外的所有汉语方言,都没有全浊辅音,仅赣北闽北有少许,吴语保留了全部浊音。

49、我国的客家话属于潮汕语系。

50、同时在复杂的方言区内,有的还可以再分列为若干个方言片(又称为次方言),甚至再分为“方言小片”,明确到一个个地点(某市、某县、某镇、某村)的方言,就叫做地方方言。如福州话、南昌话、广州话、长沙话等。

51、八大方言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南方言、闽东方言和粤方言。其中闽南方言和闽东方言合称为闽方言。

52、国内4000万人左右说客家话

53、除吉安、萍乡一带无入声之外,全省其他地方的赣语及其他方言,基本上都有入声。而宁冈和井冈山市的赣语只有三个声调,是全省声调最少的地方,连读变调比较丰富。

54、七、闽南方言。

55、客家话属于我国粤语语系。

56、六、闽东方言。

57、在语法上,在人名前加“阿”表示亲昵,修饰成分后置,“公鸡”说成“鸡公”,这些都是古汉语特征的遗留。

58、四是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包括安徽、江苏、江西部分沿江地区。

59、习惯上称为“官话”。有东北官话、西北官话、晋话、西南官话等。以北京话为代表,包括长江以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四川、云南、贵州和湖北、湖南两省的西北部,广西北部一带,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70%以上。在这方言区内居住的何氏人,他们的语言自然属于北方方言。而从这个方言区移居港澳台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华侨、华人,其“母语”当属北方方言。

60、客家话,中国北魏起至南宋中原官话,标准唐音宋韵,蒙元时秦岭淮河以南民间主流用语(更北已变音,近今日普通话),明朝南京官话。明北京官话和北方语系(近今日普通话)的前身。

61、客家话,是中原直系古汉语的遗存。其语言,语调及日常用语的词汇,和现代汉语(普通话)都有不同。但和现代的陕西话等北方方言,在很多语调和词汇上,仍和客家话相近。这主要是因为,历史以来日本韩国人来中国留学,学的是以客家话为主的唐音。而普通话,则是偏离古汉语最远、差别也最大的京腔。

62、广东省梅州市是正宗说客家话的“世界客都”。下面介绍一些简单的正宗客家语。如:捱(我),摁(你),老胎(弟弟),阿几(姐姐),阿巴(爸爸),阿麻(妈妈),阿姨(阿姨),阿Q(舅舅),败掰(再见)等。

63、客家话,,是汉藏语系汉语族内的一种声调语言(或汉语方言),属于汉语七大方言之一。语言学者对于该将客家话归属至方言,抑或是当成一门语言仍有一定争论。客家话地区主要集中在粤东、闽西、赣南交界的赣闽粤客家地区,并被广泛使用于中国南方、台湾、马来西亚及一些华人社区。此语言被定名为客家话是20世纪的事情。

64、这是因为,客家话和韩语共享着很多音素特点。其在汉字发音、音节构造、抑扬顿挫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

65、风格特点。客家话有17个声母,74个韵母,和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6个声调。与广东的粤地方言、闽南方言相比,客家话最接近普通话,特别是用客家话念书面文字时,北方人基本能听懂。

66、二是保留不少古代“南越”族语言的底层成分。古代汉人,在与土著杂居和对土著同化过程中,不自觉地吸收了“古越语”的成分。如“呢”表示“这”,“唔”表示“不”,“虾”表示“欺负”。

67、八、粤地方言。

68、一是古全浊声母字,今读一部分变为送气清音,一部分变为不送气清音。

69、客家语在非正式场合中又被叫做客家话,按照不同的口音可分为惠州话、赣南话、梅州话、河源话等;有些部分地区将其称之为水源音、新民话、土广东话等。在语言学术研究中心,以梅县话为代表,在现实中惠阳话的影响力较大。

70、一、北方方言

71、三、湘江方言。

72、吴方言:以苏州话和上海话为代表。主要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份(镇江不在内)及长江以北靖江(除西南角新桥、东兴等乡)、通州(县城金沙镇及周围乡村)、海门(北部包场等12乡)、启东,浙江省大部份,上海市。

73、二是西北方言,俗称西北官话,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一部分、青海一部分及新疆六省区。

74、一、北方方言。

75、至于蒙元,国语为蒙语;螨蜻乾隆朝以前国语为已近灭绝之满语。

76、闽南语系,福建省沿海一带都是这样的语言。

77、聚居在广东梅州、河源、惠阳等县江西、四川、广西、湖南、台湾、海南、福建部分地区,分布约120余县。

78、客家方言又称客方言,客话,客家话,属于汉语七大言之一。

79、地域人群。吴地方言,以苏州话和上海话为代表,主要分布于今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和福建北部一角,使用人口约九千多万。吴语,又分为太湖、台州、金衢、上丽、瓯江和宣州六片语片,北部吴语为最大语片。

80、北方方言,人口约占汉族总人数的70%以上,又因地域特点,分为四个次方言区。

81、地域人群。北方方言,很多地方的发音接近普通话,主要以北京话为代表,包括长江以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四川、云南、贵州部分地区,湖北、湖南两省的西北部,广西西部和北部一带。

82、一是大量保留着古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在语音上,保留了中古汉语韵母的塞音韵尾和唇音韵尾,而北方方言这些特征早已消失。如声调,保留了中古汉语平上去入各分阴阳的调类格局,而且还从阴入中衍生出一个中入调。

83、客家话简称为客语,不仅是汉藏语系下汉语族内的一种声调语言,也是汉族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以及进行身份辨识的一种工具。其国际语言代码为ISO639-3hak,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84、新湘语,是老湘语严重官话化的产物,和西南官话接近。流行于长沙、株洲等大中城市中,以长沙话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包括长沙话、岳阳话、益阳话、株洲话和湘潭话等。

85、客家方言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在广东东部北部叫客话、客家话;在广东西部和广西东南部叫涯话、麻介话、新民话;在湖南浏阳叫客姓话;在四川叫土广东话。但通称客家话。

86、地域人群。闽南方言,又称福佬话或鹤佬话,以厦门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省南部,广东省东部和海南岛一部分,及台湾省大部分。南洋华侨也有不少人说闽南方言。使用人数,大约6000万左右。

87、由于客家人的迁移,客家语会受到客家先民迁移到地区的方言的影响。例如,在客家语、闽南语和粤语中能发现许多共用词汇。例如:香港新界原居民的围头话(属于粤语)之用语“掌牛”(看管牛只),与客家语之“掌牛”(zongngiu)相同。

88、三是西南方言,俗称西南官话,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及湖北大部分;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

89、吴方言被誉为“吴侬细语”,以上海话为代表(一说以苏州话为代表)。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份(镇江不在内)浙江省大部份。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8.4%左右。在这方言区内居住的何氏人,他们的语言自然属于吴方言。而从这个方言区移居港澳台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华侨、华人,其“母语”当属吴方言。

90、东南亚华人一般说广东话,客家话和潮州话,因为大部分是那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