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XML地图

采桑子十首词中第一首写作背景精选69句

时间:2023-09-29 04:36:27

采桑子十首词中第一首写作背景

1、写作背景:

2、全词为: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3、下片前两句,才写到春空之感,但仍无悲意。笙歌都结束了,游人们也慢慢离去,这才顿觉一片空寂。“始觉”是一种顿悟,也就是说在这之前,并无春空之感,所以上片的残红也好,飞絮也罢,都是“好”的。

4、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5、采桑子是词牌名。欧阳修有很大的奉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晚年辞官退休后定居颍州,他喜欢那里的民风、景物。曾作《采桑子》十首,歌咏颍州西湖四时美景,抒发恬淡安适情怀,每首词第一句的最后三个字都是“西湖好”。

6、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7、《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8、欧阳修的词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而不是对那里的向往。

9、采桑子的中心思想:善良的力量就在于她是人的。她属于人,她属于历史属于文明属于理性属于科学。她属于更文明更高尚更发展得良好的人。她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发展更富强的社会。

10、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1、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错,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12、“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

13、二十二年之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终于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得以如愿归居颍州。从四十三岁至颍州到六十五岁归颍定居,欧阳修在颍州居住的日子共有3年多,也因此对颍州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晚年致仕后,他或结伴同游,或乘兴独往,经常徜徉于画船洲渚,充分领略了颍州的山水风光,把西湖风物之美和对西湖的喜爱之情诉诸笔端,写下了纪游写景的组词《采桑子十首》。

14、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

15、西湖风光好,驾着小舟划着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16、《采桑子》的主旨是:赞美西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描写泛舟颖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

17、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州白鹭飞。

18、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19、全文: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20、《采桑子》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绘了西湖之美,表达了词人留连光景的喜悦心情。作为欧阳修山水词的代表作,《采桑子》在艺术上颇具特色。

21、在很多赏析中,都认为此处是倒装,但我不这样认为,最后两句在时间线上应该是同时发生,所以才有此句,就像上片最后两句“飞絮濛濛”和“垂柳阑干尽日风”是同时发生的一样,词人应该是在落下帘子的同时,正好看到了在细雨中归来的燕子。

22、年,年过花甲的欧阳修回到颍州,在暮春时节到颍州西湖游玩,有感而发,写了他晚年一大力作——《采桑子十首》。其中的第四首,描写暮春西湖风光,一改落花、飞絮在宋词中的伤感意境,虽是写暮春景象,却凸显了欧阳修晚年旷达的胸襟和恬淡的心境。

23、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蘋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檻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24、迩来俯仰二十年间······思颍之念未尝少忘于心,而意之所存亦时时见于文字也"(《思颍诗后序》)。

25、欧阳修〔宋代〕

26、这组《采桑子》从不同侧面描写了“水深莫测,广袤相齐”的西湖美景,从中折射出欧阳修挂冠退隐后从容自适的闲雅心理。以“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动景换,但心情的愉悦是一以贯之的。

27、这首词通篇写景,不带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却从字里行间婉曲地显露出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此词表现出词人别具慧眼的审美特点,尤其最后两句营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作者写西湖美景,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串,层次井然,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

28、二十二年之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终于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得以如愿归居颍州。

29、《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颖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清新可喜。

30、最后两句,从室外景转到室内景,但室内景写的仍然是室外景,“垂下帘栊”之时,代表着已经身处室内,放下帘子,本应看不到外边的景象了,但是结句却描写了微微细雨中,双燕归来的景色。

采桑子十首词中第一首写作背景

31、《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全词描绘了春日里的西湖景象,上阕写堤岸风景,下阕写湖面上的绿水逶迤、轻舟短棹,展现出一幅色调清丽的西湖春景。

32、《采桑子》全词描绘颍州西湖的自然之美,写得恬静、澄澈,富有情韵,宛如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这十首词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之作,从内容、手法和风格上都实现了对传统的突破,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较强的词史意义。

33、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34、融情于景,词人在短浆轻舟的节律中,充分领略到西湖的美好,借此表达了游西湖时闲适、恬静、愉悦的心情。

35、译文: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36、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驂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37、[宋]欧阳修译文对照

38、晚年致仕后,他或结伴同游,或乘兴独往,经常徜徉于画船洲渚,充分领略了颍州的山水风光,把西湖风物之美和对西湖的喜爱之情诉诸笔端,写下了纪游写景的组词《采桑子十首》。

39、扩展资料:

40、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41、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欧阳修移知颍州,“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于是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思颍诗后序》)。

42、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43、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44、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45、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令”、“丑奴儿”、“罗敷媚歌”、“罗敷媚”等。以和凝《采桑子·蝤蛴领上诃梨子》为正体,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另有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叠韵;五十四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的变体,代表作有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厉声教《采桑子·西湖四咏》等。表达的都是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46、欧阳修《采桑子》十首

47、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48、采桑子的主旨是歌咏颍州西湖的春景。融情于景,词人在短浆轻舟的节律中,充分领略到西湖的美好,借此表达了游西湖时闲适、恬静、愉悦的心情。

49、黛玉葬花

50、下片赏析

51、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52、全词通过描绘了春日的颍州西湖,景色是那样引人入胜,绿水蜿蜒曲折,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水面波平如镜,不需要借助风的助力,小船就可以在平滑的春波上移动。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诗人给予了西湖美景高度的赞美之情。

53、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连小船移动都感觉不到。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那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54、采桑子主旨是:歌咏颍州西湖的春景。

55、《采桑子十首》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组联章词。主旨是赞美安徽颍州西湖的美景。

56、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57、上片第一句“群芳过后西湖好”,一个“好”字总领全文,也奠定了全词闲适、旷达的基调。暮春时节,群芳凋零,百花枯谢,这种景象本是让人伤感的,欧阳修却说西湖风光大好,“好”在哪里呢?残红星星点点的轻盈飘落,柳絮纷飞一片迷蒙,那垂柳的枝条在风中摇曳多姿,都是“好”的一部分。

58、双燕归来细雨中

59、善良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快乐,一种乐观。

60、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间。水阔风高飏管弦。

采桑子十首词中第一首写作背景

61、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一回中,面对满地飘零的残花,不禁吟出“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之句,同样是群芳凋谢,林妹妹心中悲戚,诗中情意也是凄凉至极,就是这个道理。

62、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仰俯流年二十春。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63、残春景象在诗词中,多被赋予伤感之情,但是欧阳修却将说这残红飞絮皆为“好”景,为何?因为他眼中的景色其实映衬的是他心中的景色,心态超脱时,看到这满地残红,仍觉美艳至极,心情低落时,总然百花争放,也会觉得好景不长。

64、本词作于熙宁四年(1071年),这年六月,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回到颍州。暮春时节来到西湖游玩,心生喜悦而作《采桑子》十首。

65、《采桑子其四》

66、从四十三岁至颍州到六十五岁归颍定居,欧阳修在颍州居住的日子共有3年多,也因此对颍州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67、这组词是欧阳修晚年退居安徽颍州西湖时所作。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欧阳修移知颍州,"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于是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

68、上片赏析

69、这首《采桑子》全词均为写景,而且是暮春之景,但是却毫无悲戚之情,给人轻快恬淡、静谧自然的感觉,在意境上别具一格,体现了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无限热爱和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