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XML地图

看似简单却有深度的诗句【精选113句】

时间:2023-08-29 21:56:14

看似简单却有深度的诗句

1、鸟鸣涧(王维)

2、夜静春山空。

3、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5、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6、如此一来,这一极具价值和内涵的天问,就自然地被含在全文里。《春江花月夜》惊艳的地方太多,而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全诗最令我叹服的就是这一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7、《春江花月夜》

8、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9、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10、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11、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12、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13、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14、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15、【宋】岳飞

16、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17、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18、《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1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0、所谓地利,就是“春”“江”“花”“月”“夜”,关于这五个字怎样断句的问题,我更倾向于将它分为五个意象——张若虚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来到江畔,看江水绕芳甸,看明月照鲜花。开头两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一下子就将人带入一个气势宏伟,流光溢彩的画面中去。这样美妙绝伦的意境最能催生一个人的哲思。但光有这些还不够,真正深远地禅境,需要一个空明的环境,因此就像蒋勋先生所说,此时此地,这些景色又开始在张若虚的眼里做起了减法。“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月色如白霜,所以即使在空中流动,也似乎是静止的。这是哲思诞生的准备——静。“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水天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圆月高悬,淡若烟雪,这是哲思诞生的前调——空。接下来两句,对天发问,一切都水到渠成。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开始照耀着人?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评屈原的《天问》说,“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不管是屈原还是张若虚,他们所问出的问题都是无法探解的谜,可也正因为如此,“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两句才能振聋发聩,有一种亘古的大宇宙意识。

21、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22、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23、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24、这样的古诗词太多太多,举两三例:白居易的《长恨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岳飞的《满江红写怀》,范仲淹的《渔家傲》,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25、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26、这样有力的天问抛出后,一般人很难收尾,因为往后的每一句都可能成为画蛇添足,张若虚却很淡定,他马上笔锋一转,归于平凡和实际。闻一多先生说他无忧愁也好,李泽厚先生说他有忧愁也罢,都无关紧要了。张若虚自己也是一笑置之。“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太复杂的他不知道,但人类和江月的存在都是绵延长久的。太广阔的思考容易产生孤独感,自然而然地,由月生情思。

2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8、唐代:骆宾王

2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0、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看似简单却有深度的诗句

31、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32、用了三个气势恢宏的词语形容古诗词,我感觉确实是让我必须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以下,有哪些古诗词,能称得上高端大气华丽。

33、春眠不觉晓,

34、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35、历来诉说大气的诗词,一定离不开春江花月夜。

3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7、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38、天时,即初唐的背景。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璀璨的一页。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将中国带上巅峰状态。而初唐和盛唐间又有着区别,初唐是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一切都在为盛世做准备。但盛唐在光鲜亮丽的外表后,却能嗅得一种奢靡的气息。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我们就能清楚地感知这一点。所谓物极必反,盛唐,就如《红楼梦》中的贾府一样,在繁荣中没落。而张若虚所处的初唐为他营造的是一个广阔,充满了生机与力量的时代环境。大唐中的“大”即是一种胸有万物,心怀天下的气象。这种大环境下的人,更容易有大格局,大视野。张若虚能在江畔追溯发问人类的起源、宇宙的开始,就一定能隐约感知到一个伟大的时代即将开始。

39、相思王维

40、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41、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42、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43、【宋】秦观

44、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中一首诗,高端,大气磅礴,豪迈。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人杰”,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是汉高祖刘邦对几位开国功臣张良、韩信、萧何的评价,活着就要做人中豪杰;“鬼雄”出自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死了也要做鬼中英雄。那“人杰”和“鬼雄”的具体形象是什么样呢?是项羽,足那个至死不肯过江东的项羽。李清照的意思很明白:活着就像韩信,张良平定天下;死了就要马革裹尸,为国献身。像项羽那样,那怕战败身亡也不肯苟活江东。

45、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46、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47、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48、《静夜思》唐·李白

49、满江红-写怀

50、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51、春晓(孟浩然)

52、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5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4、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55、《锄禾》唐·李绅

56、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57、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8、时鸣春涧中。

59、《侠客行》——李白

60、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看似简单却有深度的诗句

61、人闲桂花落,

6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3、《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64、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65、夜来风雨声,

66、人和,就是张若需本人的才气和胸怀,“大家”历史上从不缺少,而能以孤篇成大家的,实在凤毛麟角。或许他的作品,只是未被人关注,未必比其他人少。但其作品中,表现的心境和胸怀,力压众人却是无可争辩的。作品角度能上升到宇宙洪荒的真的不多,而能将追问推向深刻和极致的少之又少。广为流传的苏子《水调歌头》中有一句,“明月几时有”看似问的超然物外,但后一句,“把酒问青天”虽也是问天,但从潇洒轻松的苏子口中问出,就缺少了厚重的力道。而《诗经》《黍离》里,重复三遍问天,“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余党绪先生在思辨读本里评价,“这一问,问的是苍天,但归根到底,问的是自己。”好不容易有了思考生命的想法,却终究问的是自己是谁,与张若虚相比,胸怀格局难免相形见绌。为何?因为张若虚问的,是人类是何时出现在江畔,是朗月何时散发出光芒,一种回溯人类乃至宇宙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直入心扉。

67、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68、有以下几首诗词:

69、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70、岳飞的《满江红》,苏轼的《赤壁怀古》《明月几时有》,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将进酒.君不见》,辛弃疾的《破阵子……》等都是华丽而大气的古诗佳作。

71、《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72、处处闻啼鸟。

73、《咏鹅》唐·骆宾王

74、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75、《春晓》唐·孟浩然

76、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77、《咏鹅》

78、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79、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80、竹里馆王维

81、唐代:王之涣

8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8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84、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85、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86、初唐时期诞生了一位名叫张若虚的诗人,他带来了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这首诗里有着另一种冠绝天下的天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两句诗看似简单,但其背后却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87、花落知多少?

88、何必在意朝朝暮暮

89、《静夜思》

90、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看似简单却有深度的诗句

91、鹿柴王维

92、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93、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94、【释义】:

95、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96、李白《将进酒》,毛泽东《泌园春.雪》。其他都没法比

97、月出惊山鸟,

98、宿建德江孟浩然

9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

100、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10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102、《鹊桥仙·纤云弄巧》

103、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104、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105、《池上》唐·白居易

106、毛泽东的诗词融汇古今,贯通中外,意境雄宏,大气磅礴,大多给人以力量、鞭策、启迪,比如巜沁园春·雪》、巜沁园春·长沙》、巜蝶恋花·答李淑一》、《七律·到韶山》、《长征》、巜卜算子·咏梅》等等,读来脍炙人口,酣畅淋漓,慷慨纵横,豪迈奔放,魅力无穷,在中国诗词史上是空前的,堪称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

10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8、唐代:李白

109、《登鹳雀楼》

110、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1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12、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11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4.山远近,路横斜(xia),青旗沽酒有人家。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6.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7.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8.玉楼金樽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