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XML地图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103句精选

时间:2023-07-22 13:47:30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

1、习俗:祭月,观潮,猜谜,吃月饼。

2、因此,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会向月亮祈愿、祭拜嫦娥。

3、每年的八月十五是她的生日,人们在这一天便会赏月、祭拜嫦娥,这便是中秋节的由来。

4、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5、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

6、在唐朝时期也开始将中秋节和各种神话故事相结合,让这个节日更具有浪漫色彩,而且唐代很多诗人也用中秋月圆来寄托思乡团圆之意,因此中秋节也寓意着阖家团圆,被称为团圆节。

7、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其由来主要是为了祭祀月神和感恩丰收。

8、中秋节来历它是从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的,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

9、扩展资料

10、中秋节的习俗丰富多彩,不仅仅是吃月饼、赏月,还有猜灯谜、搓糖人、玩踩秋千等活动,这些都是民俗文化的体现。

11、中秋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节日的起源说法较多,一说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12、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有三种说法,如下:1、中秋节跟古代祭月有关。古人崇拜月亮,古代帝王会在八月十五祭拜圆月,后面就成了中秋节。

13、中秋节由嫦娥故事演变出来。这个故事广为流传,后羿射日射掉了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种成仙的药,他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妻子嫦娥,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药,然后奔月亮去了,后羿思念嫦娥,于是每年的这一天后羿都会吃嫦娥喜欢的东西,盼望他能回来团圆,之后代代相传,就变成了中秋节。

14、第一种说法是:中秋节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就演变成为中秋节。

15、中秋节有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这个故事最广为流传。后羿射掉了就有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种成仙的药。他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妻子嫦娥,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然后奔月亮去了。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盼望他能回来团圆。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了节日。由于这天是刚好是中秋,所以叫为中秋节。

16、中秋节的起源和月亮密不可分,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在历史发展中历法融合,使用阴历(夏历),后来将“祭月节”由二十四节气“秋分”调至夏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17、玉兔捣药:此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广寒宫中最早的玩伴吧。

18、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据史书记载,中秋节最初是中国古代帝王祭月的日子。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会吃月饼,欣赏月亮和灯笼,并和家人、朋友一起赏月聚会。

19、先秦西汉的儒家经典《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的意思,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发展到后来,贵族官吏、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遂渐渐传到民间。

20、唐代时中秋风俗在我国北方地区已流行。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大约是在唐代。《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21、纪念嫦娥奔月:相传夸父追日,不幸被烤死,在临死前将太阳交给后羿保管。后羿得到太阳后,为了防止它落入坏人手中而藏在身上。一天,后羿不在家,村民趁机闯进去,被后羿发现后,怒斥他们是“盗火贼”,并口吐珠子将他们击退。不过,后羿功力渐失,珠子用尽,只得将太阳拋向天空。为了纪念后羿,人们便在这一天赏月、食月饼。

22、祭拜月神:据说在古代,人们认为每个月圆之夜都会出现神秘的月亮女神,她会用月光滋养人们,赐予生命和健康。因此,人们在这一天会对月神进行祭拜。

23、中秋节的由来与月亮有关,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名叫嫦娥的仙女,她吞下了仙丹后飞到了月亮上,成为了月宫中的仙女。

24、同时,中秋节也是传统的家庭节日,人们会与家人团聚、互赠礼物、品尝美食,度过一个温馨快乐的节日。

25、吴刚伐桂:传说月中有桂树,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

26、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为了祭祀月神嫦娥而设立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27、总之,中秋节是中国文化和传统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习俗和传说也是中国丰富而独特的文化遗产之一。

28、第二种说法是:中秋节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这个故事最广为流传,后羿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种成仙的药,他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妻子嫦娥,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拿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盼望她能回来团圆。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称为中秋节。

29、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优良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30、由嫦娥奔月的民间故事演变过来。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

31、中秋节的庆祝方式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比如在南方,人们更加推崇放天灯和嫦娥奔月的传说,在北方则更强调赏月、拜月和玩儿月亮其他形式的庆祝方式。

32、中秋节的来历介绍(汇总版三)

33、北宋时期,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34、中秋佳节,最主要的习俗是赏月和吃月饼。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据说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但是月饼作为食品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则是宋代的事情。

35、玩梁祝评弹:在中国南方,尤其是江苏、浙江等地区,中秋夜还有一种特别的传统活动——听梁祝评弹。梁祝是中国著名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感人故事。

36、中秋节的来历介绍(汇总版二)

37、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我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有赏月、祭月、吃月饼、吃甜薯、提灯笼、舞草龙、树中秋、砌宝塔等一系列的节庆活动。

38、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39、中秋节的来历: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

40、有关恒娥的神话传说,见于商代至战国时的典籍《归藏》,其中对照卦象解释可能为夫妻,东汉高诱注解《淮南子》明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后羿的妻子恒娥,因汉代人避当时皇帝刘恒的讳,之后名字改为嫦娥

4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给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42、吃月饼:中秋节也是品尝月饼的好时间。月饼的外皮是油脂酥脆的,内馅则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文化背景而不同。除了传统口味外,如莲蓉、豆沙、五仁等,还有现代创新口味,如巧克力、冰淇淋、芝士等。

43、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

44、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45、这是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据现存文字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嫦娥,是中国神话中的月宫仙子,神话中因服用大羿自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药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广寒宫之中。

46、在农耕社会,农作物对于农民至关重要,所以人们经常祭祀土地。在秋季收获时,农民会祭祀土地神,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因此逐渐演变成中秋节。

47、据传说,中秋节是源于从战国时期起就开始的庆祝丰收、祭拜月神的节日。

48、明清时期,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49、嫦娥被逢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两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嫦娥奔月”的神话。

50、中秋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历史悠久。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古老节日,也象征着我们的民族的传统文化,最初可能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中秋节主要是庆祝收获,古时候人们主要在这个时候祭祀神灵,表达着对天地、谢恩的意思。后来这个节日逐渐就变成了今天的传统节日,号称“中秋”,主要是为了纪念中国第一个月亮的生日。

51、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52、据传说,中秋节源于古代中国的嫦娥奔月传说,相传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挽救了人类,获得了不死之身和仙草。

53、习俗上,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赠送月饼等。

54、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

55、传说中,嫦娥是月神的化身,她因为违抗玉皇大帝的意愿,偷吃了不死药,最终被流放到月亮上。

56、中秋节的习俗和活动主要包括:

57、中秋节一些习俗包括吃月饼、赏月、敲秋蟾、拜月、挂蟾蜍等,这些习俗都是源于传说和民间传统文化。

58、因此,赵佗便想到了与月亮祭祀的方法,从而提出了中秋节的观念。

59、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端午节、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60、八月十五,时届三秋之中,故谓中秋。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为玩月最佳时令,人们多爱此时玩月,自唐以下渐演为节令,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

61、“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62、中秋节来历一:中秋节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就演变成为中秋节。

63、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64、中秋节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

65、据传说,汉武帝时,一位名叫赵佗的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发现,每年的八月十五日,月亮会最圆最大,且与自己所在的位置重合。

66、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而来。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

67、传说嫦娥奔月,吴刚折桂,胡饼邀月,纪念胜利。

68、中秋节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地演变成中秋节。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现在已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69、传说中,中秋节的月亮更加圆满和明亮,代表团圆和美好。此外,还有一个著名的传说是嫦娥奔月,这个故事讲述了嫦娥窃取了仙丹,由于想念丈夫,她降生在了月球上,成为了月神并舞蹈观赏人间的世界。

70、中国自古是农耕民族,而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尤其到了八月中秋,正式各种农作物、果蔬陆续成熟的时候,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即秋天的中间这天作为节日,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71、当日正值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停在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长居于此。后羿心痛不止,于每年八月十五摆下宴席对着月亮与嫦娥团聚。

72、中秋节的习俗包括赏月、吃月饼、赛龙舟等,这些都是为了纪念嫦娥和祈求团圆、幸福。

73、此外,中秋节还是重要的家庭聚会节日,让人们团聚、分享喜悦。

74、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茶楼酒肆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75、由来一说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二是中秋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

76、在中秋的传说故事中,“嫦娥奔月”无疑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了。

77、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其由来有多种说法,下面是较为常见的几种:

78、在此节日中,除了赏月、吃月饼、喝茶等传统习俗外,还有放天灯、拜月、赏桂花等其他形式的庆祝活动。

79、二说,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八月中秋时,农作物基本都成熟了,农民为了庆祝丰收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也有历史学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的时候。这一天,唐军裴寂看见月亮,成功发明了月饼作为军粮,成功解决了军中粮食不够的问题。此后,人们便把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以此作纪念。

80、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廿四节气的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祭月作为民间节日重要的祭礼之一,逐渐演化为赏月、颂月等活动。

81、中秋节从XX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xx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

82、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世传为周公旦所著,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中说,先秦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据记载,在汉代时,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的活动。晋时亦有出现中秋赏月之举的文字记载,不过不太普遍,晋时期中秋节在我国北方地区还不流行。

83、一、中秋节来历一般有三种说法:

84、中秋节的来源:众所周知,中秋节要吃月饼,赏月亮,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日子,中秋节本来是上古时期,人们对于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