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书有三到小古文翻译-57句优选

时间:2023-07-18 18:43:13

读书有三到小古文翻译

1、(3)无与偕:无人同往。

2、(5)锐:凌厉,旺盛。

3、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4、(4)弗果:果:成为事实,实现。没有能成行。

5、《训学斋规》

6、古人谈读书三则的意思:

7、我在马迹山的山寺里读书的时候,望山的北面,一座山峰险峻高耸,曾经心里想去,但没有人同行,就没有实现。直到一天振作精神一人前往,攀着葛藤而上,精神振奋。到了半山腰,没力气了累了停步了。又一会再前进,登上更高的地方,就看见溪水在草丛中纵横流淌,小路像青烟曲折交错,迷惑不能辨别路的方向,又更向前,听到虚空中的声响振动,看看四周没有一个人,更是荒凉怪诞,我心里害怕,更是几次想要停步。但是终于不放在心上,鼓足勇气向上攀登,终于登上顶峰。到了山顶,空旷寂寥能看见无穷远的地方,由近到远,洼地隆起之地、散布着的,聚集的,倾斜的、直立的、环绕着的、倚靠着的、怪诞的美丽的、远离我而去的、靠近我迎接着的。(这些)我平生从未领略过的风光,左右望去所有的山峰都展示出各自奇美的形态,在我的眼前一一呈现。

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出自南宋·朱熹《训学斋规》

9、(15)效:献。

10、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11、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12、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

13、注释译文

14、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6、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

1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的意思是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18、余读书马迹乡之山寺(1),望其北,一峰崒然高(2),尝心欲至焉,无与偕(3),弗果(4)。遂一日奋然独往,攀藤葛而上,意锐甚(5);及山之半,足力倦止。复进,益上,则涧水纵横草间,微径如烟缕,诘屈交错出(6),惑不可辨识。又益前,闻虚响振动,顾视来者无一人,益荒凉怪栗,余心动,欲止者屡矣。然终不释,鼓勇益前(7),遂陟其巅(8)。至则空旷寥廓(9),目穷无际,自近及远,洼者隆者,布者抟者(10),迤者峙者(11),环者倚者,怪者妍者,去相背者(12),来相御者(13),吾身之所未历,左右望而万有皆贡其状(14),毕效于吾前(15)。

19、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20、(7)鼓:振作。

2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2、余读书马迹全文为文言古文,文字均为繁体书写,此句中能用繁体来书写的字有:余、读、书、马正四字:余的繁体左边加食写作餘,读是全改字,讠字旁在繁体写言,如同诗词写作詩詞,右边卖繁体写賣,如续写續,赎写贖一样,读写作讀。书的繁体写書,马的繁体写馬。因此,此句译文为:餘讀書馬迹全文。

23、(18)泚(cǐ):以笔蘸墨。

24、翻译:读书时要读得响亮,不能错一个字,不能少一个字,不能多一个字,不能颠倒一个字,不能强记或笼统记住,只要多读几遍,自然朗朗上口,很久都不会忘。古人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说的是读熟了,则不用解说,自己知道意思。我曾经说,读书有三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这儿,那么就看不仔细,心眼不一致,只能漫不经心地读,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也不会太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都到了,眼睛与嘴怎么不会到呢?

25、作品译文

26、(13)御:迎。

27、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28、古人谈读书三则原文如下:

29、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30、(17)诣:到达。

读书有三到小古文翻译

31、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32、(2)崒(zú足):山峰高耸险峻。

33、(9)寥廓:空旷开阔。

34、(8)陟(zhí志):上登。

35、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此观书之法也。

36、原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⒆。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37、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38、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

39、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40、(14)贡:献。

4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2、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43、作品注释

44、《古人谈读书》是三则关于古人读书的言论总编,从《论语》、《训学斋规》、《曾文正公全集》中提取出古人读书的方法。

45、(16)蔽志:定志。蔽:断,定。《尚书·大禹谟》:“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龟。”注:“言志定然后卜。”

46、扩展资料:

47、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48、(10)布:散布。抟(tuán团):聚集。

49、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50、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51、(12)背:离去。

52、(6)诘(jié结)屈:曲折。

53、吾于是慨乎其有念也。天下辽远殊绝之境,非先蔽志而独决于一往(16),不以倦而惑、且惧而止者,有能诣其极者乎(17)!是游也,余既得其意而快然以自愉,于是叹余向之倦而惑且惧者之几失之,而幸余之不以是而止也,乃泚笔而记之(18)。

54、(11)迤(yǐ义):斜立。峙:直立。

55、(1)马迹乡:在江苏太湖的马迹山。

56、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57、我于是感慨起来有了想法,天下辽远与世隔绝的地方,如果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坚定的决心,不因为疲倦而迷惑,害怕而停止,有能到达终点的吗!这次游玩,我满足了自己的愿望又十分愉悦,于是感叹自己先前因为疲倦、迷惑和惊惧,差点丧失独游北山的快意,庆幸自己没有因为这些原因而止步不前,于是动笔记下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