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曾国藩家书摘抄及赏析-135句优选

时间:2023-06-17 23:18:21

曾国藩家书摘抄及赏析

1、传承家族传统:曾国藩家书重视家族传统,鼓励后人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家族文化。

2、吾忝为将相,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愿尔等常守此俭朴之风,亦惜福之道也。

3、但是,曾国藩家书也存在一些弊端:

4、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5、责己厚而责人薄耳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6、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7、儿子国藩跪着禀告

8、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9、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10、不可轻率评讥古人。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11、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12、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13、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

14、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有一于此,乡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15、曾国藩是清末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和书法家,他的家书被称为"曾氏家书",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和管理领域。曾国藩的家书的利与弊如下:

16、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17、教育引导:家书中所谈及的人生哲学、学问观念等,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引导,可以帮助后人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并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实现自己的理想。

18、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

19、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20、吾不如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贤者之可得与处也,礼之。主贤世治,则贤者在上。主不肖世乱,则贤者在下。

21、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22、译文:做一件事要自始至终坚持不放弃、不松懈,不可半途而废,不可朝三暮四。做这件事没做好或没做完,又想做别的事,这样的人做事将不会成功!

23、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24、缺乏互动:家书的编写虽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和交流,不能满足现代社会教育和管理的要求。

25、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26、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27、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28、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29、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

30、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曾国藩家书摘抄及赏析

31、死生早已置之度外。

32、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33、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34、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35、甲三在三月下旬已能行走,不要别人扶持,还不能说话,没有乳吃,每天一顿粥两顿饭,家妇身体也好,已有生男的喜兆,婢女仆从都与原来一样。

36、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37、见人耳语,不可窃听。恐所言之事,其人避我。又恐正值议我短长,闻之未免动意,且使其人惭愧无地自容矣。

38、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39、危急之际,惟有专靠自己,不靠他人为老实主意。

40、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

41、儿子等在京城,自己知道谨慎从事。堂上各位老人,不必挂念。家里的事,兰姐去年生育,是男是女?楚善的事怎样成全?儿子希望大人告诉一下。儿子谨禀,即请母亲大人万福金安。(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

42、天道忌巧,谦退不争,不伎不求。

43、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44、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45、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46、总的来说,曾国藩家书虽然有其利和弊,但作为一份传统文化遗产、历史珍宝和道德教育资料,其价值和地位不可忽视。在使用时,应充分了解家书的内容和背景,并结合当代社会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应用。

47、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48、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49、《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大概1500封,所涉及内容广博,既有治军为政之道,又有人生处世之谈,是研究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细读此书,你会发现其中的经典语句简直是字字珠玑,受用一生。

50、男国藩跪禀

51、历史价值:曾国藩的家书虽然已经历了百余年,但仍然是一份有着极高历史价值的珍贵遗产,有助于后人深刻了解清朝时期的文化、社会、政治和历史等方面的情况。

52、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53、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54、培养人生品质:曾国藩家书强调人生品质,鼓励后人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人生信念,有助于培养后人的道德素养。

55、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56、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57、译文:真诚胜过虚伪的,脚踏实地做事,胜过偷工取巧。

58、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59、今年新进士龙翰臣得了状元,是前任湘乡知县见田年怕的世兄,同乡六个,得了四个庶常、两个知县。复试单已经在闰三月十六日寄回,现又寄呈殿试朝考的全单。

60、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曾国藩家书摘抄及赏析

61、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62、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63、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64、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65、禁大言以务实。

66、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67、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68、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69、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70、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71、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72、誉望一损,远近滋疑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73、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74、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75、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76、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77、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78、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79、小仁者,大仁之贼。

80、家书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81、同乡的京官还是那些。郑莘田给谏服阙来京城。梅霖生病势严重,很是可虑。黎樾乔老前辈那里,父亲没有去辞行,儿子已代为致意。广东的事,四月十八日得捷报,现将抄报寄回。

82、激发人心:曾国藩家书的内容朴实无华,富有哲理和道德意义,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提高人的精神层面。

83、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84、解仇怒箴:法生便扫,莫论是否。百年偶聚,何苦烦恼。太虚之内,无物不有,万事从宽,其福自厚。

85、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86、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87、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88、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89、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90、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曾国藩家书摘抄及赏析

91、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92、眼下儿子身体如常,每晚早睡,起得也早。只是不能用脑过度,过度了便头昏。所以经常静下心来让脑子不想任何事情,身心优闲以加强涵养工夫,以便谨敬的遵守父亲关于保身的训示。九弟的功课很正常,《礼记》九本已点完,《鉴》已看到《三国》,《斯文精粹》诗文各读了半本,诗歌稍有进步,文章没有进步。但也不求很快见效。看他对书的领会程度,已经有些心得,大约只是手不从心,还表达不出吧。

93、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94、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六月廿日,接六弟五月十二书,七月十六,接四弟九弟五月廿九日书。皆言忙迫之至,寥寥数语、字迹潦草,即县试案首前列,皆不写出。同乡有同日接信者,即考古老先生,皆已详载。同一折差也,各家发信,迟十余日而从容;诸弟发信,早十余日而忙迫,何也?且次次忙迫,无一次从容者,又何也?

95、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96、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97、曾国藩家书主要记录了他一生治政、治家、治学之道,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书中详细阐述了修身、劝学、治家、教子、养生、交友、用人、处世、理财、治军、为政等方面的内容,涵盖面极广。此外,家书真实而细密,平常又深入,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读来平淡而深刻,背后却凝聚了曾国藩处世应变的哲学体悟和思想精髓,包含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

98、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99、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100、增进家庭和睦:曾国藩家书强调家庭和睦,倡导亲情和谐,有利于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101、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102、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103、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104、传统文化倾向:曾国藩的家书反应出的是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相对于现代社会的教育、管理需要,内容可能过于保守或者不适用。

105、男等在京,大小平安,同乡诸家皆好;惟汤海秋于七月八日得病,初九日未刻即逝。八月十八考教习,冯树堂、郭筠仙、朱啸山皆龋湖南今年考差,仅何子贞得差,余皆未放,惟陈岱云光景最苦。男因去年之病,反以不放为乐。王仕四已善为遣回,率五大约在粮船回,现尚未定;渠身体平安,二妹不必挂心。叔父之病,男累求详信直告,至今未得,实不放心。

106、个人观点偏颇:家书中所表达的观点和见解受到其个人的人生阅历、文化背景、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偏颇,使用时需注意。

107、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08、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109、这句话出自清代曾国藩《曾国藩家书》。意思是:所有事情都有着最困难的时候,能够挺得过去,便会取得成功,成为胜利者。

110、凡人言及非人非理事,我虽不与谋,若从旁附和一句,便自有罪。故处此有三道,以至诚感悟之,上也。去其太甚,次也。漠然不置是非于其间,又其次也。

111、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112、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113、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费间;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114、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115、人须是一切世味淡薄方好,不要富贵相,常自激昂,便不得到坠堕。

116、无为名尸,勘破幻妄也。无为谋府,无思也。无为事任,无为也。无为知主,地知也。然须定得性了,方行得四者,不然实行不去。庄子曰:“吾以无为为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大颠曰:“众人而不思不为,则天下之理几乎息矣。”应事接物只是一个情字为累,若无情则无累矣在,故曰圣人无情。

117、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118、凡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出,《礼》所称无文不行。

119、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120、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曾国藩家书摘抄及赏析

121、终身让人道,从不失寸步。

122、你好,曾国藩家书是他给家族子弟的信函,内容涉及家族传统、家庭教育、人生哲学等方面。其利在于:

123、译文:家族保持俭朴的传统,就能兴旺;人保持勤劳,就能强健,那么生活就永不会贫贱了。

124、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125、父亲大人万福金安。自从闰三月十四日,在京城城门拜送父亲回家,后来共接到家信五封。五月十五日,父亲到长沙发信,里面有四弟的信,六弟的文章五首。恭谨地得知祖父母大人身体康健强壮,家里老小都平安,诸位弟弟发奋读书,并且高兴的知道父亲离京后一路顺畅,从京城到省城,只用了三十多天,真是神速。

126、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127、《曾国藩家书》共收录曾国藩家书435通,其中《与祖父书》14通,《与父母书》48通,《与叔父书》9通,《与弟书》249通,《教子书》115通;另附《致夫人书》、《教侄书》等7通,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

12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29、曾国藩坚决反对为子孙购置产业,留给后人的只是耕读家风,他说:“将来若作外官,禄入较丰,自誓除廉俸之外不取一钱。廉俸若日多,则周济亲戚族党者日广,断不畜积银钱为儿子衣食之需。盖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饭;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且大玷家声。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留银钱与后人。”

130、修身篇·禀父母·劝弟勿夜郎自大原文

131、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132、《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

133、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134、隘路打胜仗,全在头敌。

135、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