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描写辛弃疾矛盾的句子

时间:2022-06-09 23:26:07

1、辛弃疾运用这样的艺术手法,正密切结合他的生活感情、遭遇。由于他的恢复大志难以实现,心头百感喷薄而出,便自然打破了形式上的常规,这决不是一般只讲究文学形式的作家所能做到的。

2、作者:辛弃疾

3、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后被主和派排挤,退隐山居。1207年病逝,追赠少师,谥号“忠敏”。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

4、不能说是落魄英雄。应该是悲壮英雄。

5、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6、他出生的时候,中原已经被金人所占,他二十一岁时参加抗金义军,一生力主抗金。所以他的词大多是写希望祖国统一抒发强烈的爱国情感,也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7、宋朝,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也是出人才辈出的年代。在这个动荡的年代,有一个后世依然在传颂他的作品的文人大家,因为家国危难,毅然投笔从戎,曾经带领突击队冲入敌方几万人的金营,生擒叛徒,这等大义凛然,文武双全的词人就是——辛弃疾。“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句罗贯中评价三国蜀将姜维的名句,用在辛弃疾身上最恰当不过了。

8、《青玉案元夕》

9、宋绍兴三十一年,金统治者完颜亮大举南犯,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不堪金人的压迫奋起反抗。

10、转眼日落楼头,孤雁声声哀鸣传到赏心亭,那南飞的孤雁,引起了稼轩对北方山东故土的思念,再看看腰间的宝刀,七八年了,何曾杀敌过?悲愤的拍着栏杆,可无人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这里的“吴钩”是指吴地所造的钩形刀,杜甫《后出塞》中就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的句子。

11、下片言志,第一句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美味的鲈鱼,便弃官还乡。现在正值深秋,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在南方漂泊了这么久的游子?然家乡此刻正在金人铁蹄下,有家难归!

12、东风夜放花千树,

13、有,辛弃疾是难得的能文能武的人才,年轻时当过兵,万人敌

14、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5、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16、这首词作于乾道四年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此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却投闲置散,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值此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愤懑之情。

17、后来,起义军决定南下归宋,辛弃疾负责与联络南宋朝廷。谁知,辛弃疾完成任务回来的路上,得知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起义军因为失去首领,溃不成军。辛弃疾勃然大怒,仅带着五十多人就杀入有数万人的敌营之中生擒叛徒张安国,并杀出重围,把张安国带回健康,交由南宋朝廷处置。

18、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国举兵南侵,北方的汉人趁机起义反抗,二十出头的辛弃疾亦组织了一支两千人的小军队,与耿京领导的抗金部队一起扛起了反金大旗,辛弃疾被任命为掌管帅印和文书的掌书记。

19、这首词题是“壮词”,前面九句的确可称得上是壮词,但是最后一句使全首词的感情起了变化,使全首词成为悲壮的而不是雄壮的。

20、辛弃疾是文武双全的人因为外族入侵不得已投笔从戎

21、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22、稼轩南渡后,在广德军呆了足足四年,整日盼望着临安北伐的消息,奈何一纸调令,让他从广德军通判调到建康府通判,期待终于变成了失意的愤懑,闲愁千斛,唯有一览赏心亭,吟了这曲英雄词!

23、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24、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25、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26、“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据《世说新语·言语》里面,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经到几围粗,便感慨道:“木有如此,人何以堪”,树都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这也正是稼轩所忧惧的,如今北伐无期,流年却在逝去,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辜负了平生的雄心壮志。昔日红颜,还能擦去英雄眼中失意的泪水吗?

27、在公元1161年,南宋年号绍兴三十一年时,完颜亮集结重兵想要吞并南宋,率兵大举南侵。此时的北方,金军的后方,不堪压榨、屈辱的汉人大举起义,奋起反抗。而此时年仅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在这股热潮中,集结两千余人,加入了由耿京领导的起义军里,并担任军中掌书记一职。第二年,完颜亮在内外交接的矛盾中被部下所杀,起义军眼看此时正是南归的大好时机。辛弃疾奉命秘密赶往南方,与南宋朝廷联络,商议起义军南归的事宜。可是,就在辛弃疾顺利完成使命,返回南方时,却听到起义军首领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辛弃疾不顾悲痛,带领五十余人组成突击队,潜入敌方金军几万人的敌营中,生擒张安国,并交给了南宋朝廷处置(后张安国被南宋当街斩首)。

28、辛弃疾刚进南宋写了诗:

29、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30、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文人当中少有能文能武的人。他能征善战、深谙兵法,拿笔能写诗、拿剑能杀敌。他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之一,原字坦夫,后参加起义军改字幼安,在带湖一带隐居时又号稼轩。

31、纵观辛弃疾的一生,豪情万丈。虽然也有政见不合被贬山居的经历,但是当国家需要之时,辛弃疾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地冲往前方第一线。就连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忘惦念北方的家园统一。辛弃疾的词,充满了对国家统一的向往,对民族统一的期盼,他的词,有着“词中之龙”的美誉。

32、辛弃疾

33、辛弃疾祖籍山东东路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是我国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诗人,也是一个著名的抗金将领。但其实,辛弃疾并不是出生在南宋的领地,早在辛弃疾祖上,北方就已经被金人占领。而辛弃疾就出生在金人占领的北方。而辛弃疾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但祖上先辈与金人有着血海深仇,所以,辛弃疾的祖父做梦都想着与金人决一死战。辛弃疾在家人的影响下,立志要长大为家国统一作出贡献。祖父辛赞在教导孙儿的同时,常常带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望着远方的家国,目睹金人占领的北方汉人屈辱与痛苦的生活,辛弃疾就在这样的状态下,在家人的培养下,不但文学造诣高深,还培养了一身武艺和侠肝义胆。

34、更吹落,星如雨。

35、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36、东汉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像傅介子张骞一样,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

37、宝马雕车香满路。

38、三国时,许汜去陈登处求置田地,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后来许汜把这件事告诉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碰上我,我将睡百尺高楼,叫你睡地下,岂止上下床?这也就是“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的由来。

39、有过。

40、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41、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42、词的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心境。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江水滔滔东流。遥望远山,层层叠叠,如美人头上的发髻,可这些只能引起稼轩的愁闷。人心中有仇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登上赏心亭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望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

43、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44、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45、稼轩到建康后,最常去的就是这下水门城上的赏心亭,登临此亭,可上观金陵,下赏秦淮。这天在赏心亭上又有一次宴饮,稼轩带着女侍卿卿赴会,席宴上推杯换盏,好不热闹,几分醉意后,辛弃疾借故离开宴席,走进赏心亭的栏杆,任由这秋风吹动自己的鬓发。放眼望去,江水东流,远山如髻,落日照到这楼头,六朝古都多了一份苍老,似乎在默默诉说着什么。看看这眼前的景致,想到千百年来这座城池白云苍狗般变化的历史,辛弃疾情绪翻腾,一方面想到在山东和义军兄弟们激情燃烧的岁月,一方面又为将来的日子惶恐,壮志难酬,如果再这样下去,恐怕只能英雄白发,无门报国啊!

46、最后一句写出了现实与理想的大矛盾,理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幻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