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体现苏轼豁达的诗句精选69句

时间:2022-08-02 18:36:44

1、不思量,自难忘。

2、序: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3、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4、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5、苏轼生平第一次被贬,初到贬地黄州,他写下了“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的诗句,表达自己的感受。换作常人,初到贬所,一定是愁眉不展,一定感觉到寂寞无助,但苏轼不然,无论到哪里,无论境遇如何,他都能看到希望,他都能乐观地面对,他都能随遇而安。苏轼在黄州安然而居,并写下了传诵千古的“三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6、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7、暴风雨是大自然中最能震慑人心的壮观之一。苏轼生性豁达爽朗,对暴风雨特别欣赏,写了多首诗进行描摹赞叹。

8、附全诗如下: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馀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9、宋代:苏轼

10、《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11、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摘自《赤壁赋》

12、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1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一作:人间;尊通:樽)——《念奴娇·赤壁怀古》宋朝:苏轼

14、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15、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16、宋朝苏轼豁达乐观的诗句如下:

17、另一首是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月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8、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19、而苏轼正是豪放派宋词的开拓者和代表者,他所作的第一首豪放派诗词,也是最有英雄气的一首词,狂放不羁,流传千年。这首词便是《江城子·密州出猎》。

20、乐观旷达精神是苏轼的精神核心是坚毅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所以苏轼在逆境中的诗作依然是笔势飞腾,词采壮丽,并无衰败颓废之病。

2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听到苏轼的词,第一感觉就是开阔、豁达。苏轼的词,读了就忘不掉。

2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4、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江城子·密州出猎》宋朝:苏轼

2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的乐观豁达就多有体现。他有一次出游,遇到了大雨,别人都要避雨,他却不避: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就是乐观豁达的苏东坡。

27、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28、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2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通:濛)——《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朝:苏轼

30、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1、遭到一贬再贬的苏轼,直到将老才从海南渡海回中原,在“夜渡海”之际,他回首这一路的贬谪生涯,吟出了两句人生感悟“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贬到惠州(今广东)已经是大陆的尽头了,新党还未死心,再将其贬到儋州(今海南),而苏轼对那样一个蛮荒瘴疬之地的生活的总体评价是“兹游奇绝”,这真是一种大胸怀、大乐观。

32、乌台诗案对苏轼来说是一个转折点,经过牢狱之灾差点送命的苏轼到了黄州之后,逐渐变的超怀旷达,在其作品中得以体现。经过人生的风风雨雨,面对自然界的风雨,苏轼吟啸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情”的豁达诗句。

33、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宋朝:苏轼

34、《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35、苏轼因此词有别于“柳七郎(柳永)风味”而颇为得意。他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36、纵使相逢应不识,

37、再如《定风波》中,纵使道路布满荆棘但尚且“吟啸徐行”,遇到雨既不怕,晴也不喜,发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感慨,展示出一种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履险如夷,冷静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38、江城子·密州出猎

39、苏轼在做翰林院学士时,有一天去拜见当朝宰相王安石。相府仆人把他领进王安石的书房,说是宰相大人外出办事,马上回来,请苏学士用茶稍候。等了一会,主人还不回来,苏轼便信步走到书桌旁,见桌上摊着一首咏菊诗。这首诗没有写完,只写了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40、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41、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差点送命后被贬黄州,一次出行遇雨,一行人被雨淋得很狼狈,唯有苏轼发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感慨,这绝对不是遇雨的感受,而是经历无数人生挫折与磨难后的感悟,是一种对人生超然的乐观。

42、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43、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苏轼即景诗可体现其郁勃自然风格,例如《有美堂暴雨》一诗以雄奇的笔调、新妙的语言有声有色地摹写了诗人于有美堂所见骤然而至的急雨之景。

44、在苏轼之前,宋词大多以温柔委婉的词调为主,“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确,柳永作为宋代词人的代表,他的词最能代表当时的宋朝以文入世的风气,其词多婉约缠绵,风靡一时。

45、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

46、宋·苏轼

47、素材评析《赤壁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选文中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

48、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49、后来苏轼又被贬海南澹州,九死一生,三年后返航途中,发出了“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豪迈感慨。

50、《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和《定风波》一样,两首都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都充分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随缘自适、旷达乐观的性格。

51、译文: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52、后来苏轼被降到黄州去当团练副使,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到了九九重阳天气,连连刮了几日大风。一天,风停歇后,苏轼邀请了几个好友到郊外赏菊。只见菊园中落英缤纷,满地铺金,一派西风萧瑟的景象。这时,苏轼猛然想起了给王安石续诗的事情来,不禁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他恍然悔悟到自己过去闹了笑话,连忙提笔给王安石写信认错

53、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54、如《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首联“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通过写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坎坷但最后“也解晴”颈联“云散月明”本是规律性的,“天容海色”喻人生经历坎坷本是正常,是人生中美丽的色彩尾联“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等所体现出来的战胜黑暗的自豪心情和宠辱不惊的阔大胸襟,坚强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为世人所信服。

55、熙宁六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贬逐杭州通判,但也不因此而自暴自弃,反而来到美丽的西湖游玩,把乐观旷达精神和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寄情于湖光山色之中,写下了《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雨天的西湖山色空濛,无论晴雨,西湖都美不胜收,像绝世佳人西施一样,无论淡妆还是浓妆都美丽绝伦。西湖之美和苏轼因贬逐杭州通判形成了对比,体现出苏轼旷达精神境界,他十分乐观,笑面人生。

56、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57、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58、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9、苏轼看了,心里不由暗暗好笑起来:“西风”明明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而菊花从来就敢于顶风傲霜,最能耐寒耐冻,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是大错特错了?想到这里,苏轼诗兴大发,不能克制,就提笔蘸墨,信手续写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60、苏轼搁下毛笔,又待了一会,见主人还不回来,便起身告辞了。再说王安石回家后,到书房见了苏轼的那两句话,只是摇了摇头,并不与苏东坡计较。

61、苏轼以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著称,在他的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我最喜欢他的《江城子.老密州出猎》:酒酣胸胆尚开张。

62、译文: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63、译文: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

64、《新城道中二首》

65、且以其最后一篇不朽名作《六月二十二日夜渡海》为例,当时苏轼遇赦从海南岛北返,遇风雨,之后云散月明,他随即写下“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之句。此两句不仅写眼前之景,更抒胸中之意。只要内心保持皎洁纯净,那些浊泥污水终将散尽,还自己一个朗朗乾坤。东坡的心胸豁达如晴空,终以澄澈示人。而正是有了这份心胸,使他可以笑看风云,乐观面对人间的颠沛流离,这也就化成了此诗尾联“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6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一作:偏向)——《水调歌头》宋朝:苏轼

67、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风豪迈豁达,词开豪放一派,画作独特魅力。他一生颠沛流离,却始终豪情万丈,特别是他晚年,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他老当益壮的最好的体现,其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更他渴望得到皇帝启用,报效国家的积极态度。

68、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69、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