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XML地图

王阳明名言名句经典及注解【105句精选】

时间:2023-10-14 17:42:22

王阳明名言名句经典及注解

1、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3、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1.俗子,皆可为圣贤。

4、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5、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6、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7、此心不动是指人的本身对外界的人、事、物不动心,心外无物。此心指知善知恶的良知之心。

8、如若真诚、善良是我的天性,那么我必定要依着我的良知去行事,这样才是最自然而然、恰到好处的状态。

9、光不仅在烛上。

10、——《传习录·卷下·门人陈九川录》

11、当王阳明没有看到那块地时,他的心没有动,是“无善无恶心之体”,看到地之后,生出了“风水宝地”的想法,这是“有善有恶意之动”,当他发现自己有后悔的念头又感到羞愧时,是“知善知恶是良知”,最后克服了私欲,心情复归于平静愉悦是“为善去恶是格物”。

12、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13、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4、“一念开明”即思想上有真诚、善良的念头;“反身而诚”是说,反躬自问,自己是真诚踏实的人。

15、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16、这句话表达了他的理学思想的核心观点,即“心即理,理即行”。

17、传授知识不追求数量与速度,只以使人精通与熟练掌握为贵。

18、王阳明:忿怒之类的偏颇情绪,人心之中怎么会没有呢?只是不应当有而已。平常人在动怒时,控制不住感情,便会怒得过了度,就不是廓然大公的本体了。

19、王阳明(1472年-1529年)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的思想主张被称为“阳明心学”或“心即是理”,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他的八句名言是:

20、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是未知

21、知行合一:将所知用于实践,学以致用,把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22、动静者所遇之时,心之本体固无分于动静也。

23、致良知:树立正确的品德和思想观念,让自己成为道德高尚、品德优良的人。

24、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

25、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26、阳明先生心学的精髓最后融合在四句话里: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7、君子之交淡如水

28、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29、、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

30、王阳明是明朝中期的一位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理学思想对中国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最经典的一句话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名言名句经典及注解

31、——《示宪儿》

32、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

33、”1.这八句名言,是王阳明提出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八个重要思想。

34、王阳明认为所谓的“格物致知”,不是朱熹所讲的格天下物,知天下理,而是格私欲,致良知。不管你学习什么,天文也好,地理也罢,造原子弹,飞机大炮也无所谓,最重要的事情是“致良知”,如果你学习知识,是为了放火,那就是良知泯没,若是为了造福一方,那才是真正的光明了良知。

35、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36、——《传习录·卷下·右南大吉录》

37、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38、以知为指导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脱离知的行则是盲动。同样,以行验证的知才是真知灼见,脱离行的知则是空知。

39、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

40、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王守仁

41、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42、“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王阳明《传习录》

43、“傲”与谦虚相反,与人交往不屑于与人为伍,学习上蔑视他人,似乎自己远远超乎他人,甚至圣人。所以阳明先生告诫“谦为众善之基,傲为罪恶之魁”,做人不可有傲气。

44、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45、与朋友相处,彼此间应当少一点规劝指责,多一点开导鼓励,如此才是正确的。

46、至善即至美

47、最简单、最广大的是复杂的极致,只在吾心,只为吾心。

48、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49、“格物”即“慎独”,即“戒惧”。

50、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1、人安有工夫说闲语,管闲事。

52、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与其为周遭大小事操碎心,倒不如专注于眼前所热爱之事。

53、不说谎,不任性。

54、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55、【解释】是非之心,不用思考便知道,不用学习便具备,这是真正的良知。

56、这句话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言之一。

57、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58、王阳明的八句名言是:“致良知、诚意正心、识途追寻、明辨是非、笃行不倦、虚怀若谷、择善固执、自强不息。

59、——《传习录·卷中·答陆原静书》

60、古语云,“欲速则不达”,学习知识也一样,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去专研与打磨。

王阳明名言名句经典及注解

61、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

62、——《传习录·卷下·门人黄省曾录》

63、其中,“致良知”意味着向内心深处预感真理,实现人性自我修养与自我超越的进程,“明辨是非”则强调了判断力、阐释能力和分辨能力的必要性,而“识途追寻”则突出了方法、途径的关键性。

64、你没有看到这朵花时,这朵花和你都处于寂静无人知的状态;当你来看这朵花时,此刻这朵花的明媚就生动地展现在你的眼前。

65、他的弟子告诉他,本来老农要卖的就是这块地,王阳明后悔了,但他又说:“我怎么会生出‘后悔’的想法呢?”于是他闭目冥想,过了一会,睁开眼说:“刚才的私欲已经被我克掉,我的心情又回归愉悦了。”

66、——《传习录·卷上·门人薛侃录》

67、“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有善有恶者心之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为格物。”这是阳明先生心学之四句真言

68、他认为,只有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和体验知识的意义。

69、【解释】过错即使是大贤也难免,然而并不影响其成为大贤人,因为他能改正错误。所以不要看重没有过错而是看重能改正过错。

70、——王阳明

71、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

72、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73、——《传习录·卷下·门人黄以方录》

74、感悟:王阳明告诉我们,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门。因为如果心不静而躁动,这些躁动就会在做事时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势必要尽量调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而这,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75、王阳明最经典的一问话是:知行合一

76、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77、为天地立心

78、心外无物

79、回答如下:1.知行合一

80、骄傲自大是人生中最大的毛病,它足以影响你的人生。

81、——《传习录·卷上·门人陆澄录》

82、人,永远是相互的!你若善良处世,自有善心回馈,你若尊重他人,他人自会尊重你。

83、【解释】所谓动静,是指所遇之时,心之本体本来无分于动静。

84、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85、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86、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87、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王阳明

88、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89、在他看来,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和应用,而实践也必须建立在正确的理论基础之上,两者缺一不可,才能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的境界。

90、诚意正心: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善良,让事情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王阳明名言名句经典及注解

91、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王守仁《传习录》

92、地灵则人杰,人之无良,亦足以为山川之羞!

93、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

94、为生民立命

95、保持自己的志向,就如同心脏在疼痛,注意力都被这种疼痛吸引了,哪里有空闲说无意义的话和管无意义的事。

96、所谓“千金易得,知己难求。”真正的朋友,是在你最痛苦、最需要时,出现在你的面前,帮助你,安慰你,和你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当你误入歧途时,可以不考虑自身去开导你,对你知无不言的人。

97、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

98、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

99、真正的随心而动,不过分执着,不局限条条框框,追求内心的真实想法,随机而动,不过分追求成功。失之不悲,得之淡然!

100、这四句话很简单,又很深刻。有个故事完美的阐述了这四句话,有位老农穷的吃不上饭了,找到王阳明卖地,王阳明看他可怜,不忍心买他的地,就先借钱给他。后来王阳明游玩时,看到一块风水宝地,他说:“这块地的风水太好了。”

101、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

102、有了想要努力变更好的想法,一定不要再光说空话,而要尽快付诸行动,做实事才好。

103、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104、四句话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05、译:不要说谎,不要贪利;不要任情耍性,不要与人斗气;不要责备别人,但需管住自己。能够放低自己身份,这是有志气的表现;能够容纳别人,这才是有大的度量。做人,主要在于心地的好坏;心地好,才是善良之人;心地恶劣,是凶恶之人。